啟 详细解释
啟 國語辭典
動
-
打開、展開。如:「開啟」、「啟齒」。《書經·金縢》:「啟籥見書。」《左傳·襄公二十五年》:「門啟而入,枕尸股而哭。」宋·劉克莊〈苦寒行〉:「長安城中多熱官,朱門日高未啟關。」
-
開導、教導。如:「啟發」、「啟蒙」。《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動身、開始。如:「啟程」、「啟行」、「啟動」。
-
陳述、告訴。如:「啟稟」、「啟奏」。《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唐·元稹《鶯鶯傳》:「是用托短章,願自陳啟。」
-
開闢、開拓。《南史·卷一·宋武帝本紀》:「編戶歲滋,疆宇日啟。」《文選·潘勗·冊魏公九錫文》:「大啟南陽,世作盟主。」
名
-
古代稱官信為「啟」,今用來通稱書信。如:「小啟」、「謝啟」。
-
人名。夏禹之子。禹曾讓位於益,但人民懷念禹的功績,乃擁戴啟繼位,開君主世襲之風。
-
姓。如五代十國時後燕有啟崙。
【漢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啟”字头,请参考“啓”字。)
【廣韻】康禮切【集韻】【韻會】遣禮切【正韻】祛禮切,𠀤音棨。【說文】本作啓,教也。【玉篇】開發也。【書·堯典】啓明。【傳】啓,開也。
又【大甲】啓廸後人。
又【爾雅·釋言】啓,跪也。【註】跽也。【詩·小雅】不遑啓處。【傳】啓,跪。處,居也。
又【廣韻】別也。
又刻也。
又【詩·小雅】元戎十乗,以先啓行。【註】王氏曰:軍前曰啓,後曰殿。先軍行之前者,所謂選鋒也。
又啓事。【晉書·山濤傳】濤爲吏部尚書,凡用人行政,皆先密啓,然後公奏,舉無失才。時稱山公啓事。
又【字彙】姓也。
又【爾雅·釋畜】前右足白,啓。【註】左傳曰啓服。【疏】昭二十九年,衞侯來獻其乗馬,曰啓服。杜預曰:啓服,馬名是也。
又【埤雅】雨而晝晴曰啓。
又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
又與启通。詳前启字註。
【漢典】
啟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