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lái

ㄌㄞˊ

部首 亻

部外 7

总笔画 9

繁体 倈

倈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4FEB

左右结构

3214312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wgoy|wgus

odt

nbkv

25290

拼音 lái

注音 ㄌㄞˊ

部首 亻 部外 7总笔画 9

基本区 4FEB笔顺 321431234

俫 基本解释

● 俫

(倈)

lái ㄌㄞˊ


  1. 中国元杂剧中扮演小孩的角色,亦作“俫儿”。
  2. 见。
  3.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
  4. 同“来”。

英语 to induce to come; to encourage

德语 ermutigen, stärken, fördern (V)​,veranlassen herzukommen (V)

【漢典】

俫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俫

倈 lái

名、动

(1) 杂剧中的孩童角色 [boy]

“夫人引俫上云。”又:“(俫云)前日晚夕,奶奶睡了,我见姐姐和红娘烧香,半晌不回来。—— 元· 王实甫《西厢记》

(2) 又如:俫人(俫儿。杂剧中的孩童角色)

(3) 对人的蔑称 [felloow]

(正旦望见陶科,云) 梅香,兀那月下闲行的,正是那俫。—— 元· 戴善甫《风光好》

动

通“来”。由彼至此 [come;arrive]

绥之斯俫。——《汉书·董仲舒传》

【漢典】
【子集中】【人】 倈·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倈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俫”字头,请参考“倈”字。)
【子集中】【人】 倈·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8

【集韻】同徠。

【漢典】

俫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Ąi˧˥

潮州话 lai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俫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倈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麳(lai2)
    2. 逨(lai2)
    3. 鶆(lai2)
    4. 涞(lai2)
    5. 徕(lai2)
    6. 徠(lai2)
    7. 萊(lai2)
    8. 婡(lai2)
    9. 倈(lai2)
    10. 䠭(lai2)
    11. 崍(lai2)
    12. 箂(lai2)
同部首
    1. 仦
    2. 侩
    3. 𠐻
    4. 僤
    5. 𠈱
    6. 佼
    7. 侄
    8. 俪
    9. 𠏛
    10. 𠇴
    11. 僮
    12. 𠉣
同笔画
    1. 诲
    2. 眍
    3. 㾅
    4. 奎
    5. 轵
    6. 洛
    7. 𣏕
    8. 给
    9. 帣
    10. 茨
    11. 𠓬
    12. 㤗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