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三观
◎ 三观 sān guān
[worldview,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统称,反映一个人对世界、人生和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meditative views of emptiness, falsehood and neutrality] 佛教天台宗对空、假、中三种禅观的合称。
-----------------
国语辞典-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空、假、中三种禅观的合称。当修行者一再思惟、观察一切现象都是由心虚构的,进而便处在很专注的状况,在此之时,不见佛果可求,也不见众生可度,是为空观。在空观的基础上观察一切现象,也能见、闻、觉知、能作种种分别,但在经验上则如幻、如化,这是假观,将空观和假观对立经验统一是中观。隋.智?〈观心论〉:「非踪非疏非五分,三谛三观在其中。」
© 汉典
三觀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三观
三观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们辩证统一,相互作用,崇高的真善美为三观的追求目标。
三观(宗教三观)
三观是台宗之重要法门,为教理实践修行之骨架系对一切存在之三种观法,即空观、假观、中观称“空假中三观”依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从假入空二谛观、从空入假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谛观”而立为旨趣。是真空绝相观,二是事理无碍观,三是周遍含融观。六相、十玄、三观的建立阐发了《华严经》的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六相、十玄是就所观的法界之境说的圆融三观是约能观之智说的。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