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部首

部首 糹

部外 10

总笔画 16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60CD

左右结构

5544443253541132

五笔

仓颉

郑码

xtla

vfhwt

znre

部首 糹 部外 10总笔画 16

扩展B 260CD笔顺 5544443253541132

𦃍 基本解释

● 𦃍


  1. 同“䋣”。
【漢典】
【未集中】【糸】 𦃍·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𦃍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𦃍·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集韻】符袁切,音煩。【說文】繁或从𢍍作𦃍。𢍍,籀文弁。詳繁字註。

又【集韻】蒲官切,音槃。義同。

【漢典】
【卷十三】【糸】

↳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𦃍”字头,请参考“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馬髦飾也。从糸𣫭聲。《春秋傳》曰:“可以稱旌緐乎?”𦅳,䋣或从𢍙。𢍙,籒文弁。附袁切

《說文解字注》

(䋣) 馬髦飾也。馬髦,謂馬鬛也。飾亦妝飾之飾。葢集絲絛下垂爲飾曰緐。引申爲緐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廢,引申之義行而本義廢矣。至若鄭注周禮、禮記之繁纓,繁讀爲鞶帶之鞶,謂今馬大帶也。此易字之例,其說與許說絕殊。从糸𣫭。各本下有聲字。非也,今刪。𣫭者,艸盛上出。故从系𣫭會意,猶之𦇨字亦以𣫭縣會意也。附袁切。十四部。春秋傳曰:可㠯稱旌緐乎。哀卄三年左傳文。

(𦅳)䋣或从𢍍。 以弁形聲。𢍍,籒文弁。見兒部。

【漢典】

𦃍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綕
    2. 絤
    3. 結
    4. 縊
    5. 䋏
    6. 䌀
    7. 紭
    8. 純
    9. 繈
    10. 纃
    11. 繗
    12. 級
同笔画
    1. 器
    2. 燚
    3. 㢚
    4. 䗗
    5. 錍
    6. 螅
    7. 噦
    8. 橕
    9. 螶
    10. 犞
    11. 憠
    12. 暾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