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部首

异体字

cún

部首 白

部外 20

总笔画 25

河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扩展B U+24FC4

上下结构

325115555325115555325115555

五笔

仓颉

郑码

RCRV

havvv

nknz

拼音 cún

部首 白 部外 20总笔画 25

统一码 24FC4笔顺 325115555325115555325115555

𤿄 基本解释

© 汉典
【備考·午集】【白】 𤿄·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20

𤿄 《康熙字典》

【備考·午集】【白】 𤿄·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20

【海篇】音存。與𢀎同。

© 汉典
【卷十一】【水】

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𤿄”字头,请参考“河”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水。出焞煌塞外昆侖山,發原注海。从水可聲。乎哥切

『說文解字注』

(河)河水。各本水上無河字。由盡刪篆下複舉隸字。因幷不可刪者而刪之也。許君原本當作河水也三字。?者、篆文也。河水也者其義也。此以?釋形之例。毛傳云。洽、水也。渭、水也。此釋經之例。出敦煌塞外昆侖山。句。發原注海。敦鍇作燉。鉉作焞。皆誤。今正。唐朝乃作燉煌。見元和郡縣志。前此皆作敦。酈氏書引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敦、大也。煌、盛也。地理志、郡國志皆有敦煌郡。縣六。首敦煌。許但云敦煌、謂郡也。明之沙州衛。今甘肅之安西州敦煌縣玉門縣皆漢郡地也。史記大宛傳曰。于寘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其南、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鹽澤去長安可五千里。又曰。張騫死後。漢使竆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案古圖書。名河所出山曰崑崙云。漢書西域傳曰。西域以孝武時始通、本三十六國。東則接漢。阸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其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屬焉。其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鹽澤者也。去玉門、陽關千三百餘里。廣袤三四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爲濳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地理志曰。金城郡河關縣積石山在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東北入塞内。至勃海郡章武入海。過郡十六。行九千四百里。按于闐今之和闐也。班云積石山者、卽禹貢之道河積石。今甘肅西寧府西南境之大積石也。許云出敦煌。塞外者、卽班志云河水行塞外也。云昆侖山者、卽馬班所云出蔥嶺于寘、天子案古圖書名其山曰崑崙也。云發原注海者、釋水文。卽志所云東北入塞內至章武入海也。史漢所云古圖書者、謂禹本紀山海經皆云河出昆侖也。馬班皆不信禹本紀山海經之言、而許云出昆侖山者、許從漢武帝所詺也。塞外之山至高大者皆可謂之昆侖。故武帝取以詺蔥嶺于闐山、而不取荒誕之說。爾雅釋水曰。江河淮濟爲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爾雅但言出崑崙虛。而絶無禹本紀、山海經荒誕之言。故許取爲說。从水。可聲。乎哥切。十七部。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部首
    1. 皩
    2. 皖
    3. 皏
    4. 皚
    5. 㿟
    6. 皗
    7. 皞
    8. 㿣
    9. 皐
    10. 皧
    11. 皆
    12. 皠
同笔画
    1. 䨉
    2. 躢
    3. 䊴
    4. 㚂
    5. 觿
    6. 鼊
    7. 㿩
    8. 欛
    9. 矘
    10. 䥸
    11. 鸎
    12. 顱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