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yǐn

yìn

ㄧㄣˇ

ㄧㄣˋ

部首 阝

部外 14

总笔画 16

简体 隐

𨽌 𨼆 𤔌 𠃊 𠂣 隠 隐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96B1

左右结构

523443121511454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bean

nlbmp

ypxw

72237

拼音 yǐn yìn

注音 ㄧㄣˇ ㄧㄣˋ

部首 阝 部外 14总笔画 16

统一码 96B1笔顺 5234431215114544

通

隱 基本解释

其它字义


● 隱

yìn ㄧㄣˋ

     ◎ 均见“隐”。

英语 hide, conceal; hidden, secret

德语 heimlich, verborgen ,Yin (Eig, Fam)

法语 caché,latent

© 汉典

隱 國語辭典

隐ㄧㄣˇyǐn
动
  1. 藏匿。《说文解字·阜部》:「隐,蔽也。」《晋书·卷九四·隐逸传·夏统传》:「善歌舞,又能隐形匿影。」唐·李白〈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树杂日易隐,崖倾月难圆。」

  2. 遮瞒。如:「直言不隐」。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一牛之失,则隐而不言,五羊之获,则指为劳绩。」

  3. 怜悯、同情。《孟子·梁惠王上》:「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4. 详细考量。《管子·禁藏》:「是故君子上观绝理者,以自恐也。下观不及者,以自隐也。」唐·尹知章·注:「隐,度也。度己有不及之事当效之也。」

名
  1. 幽微精深处。《易经·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太史公曰》:「《春秋》推见至隐,《易》本隐之以显。」

  2. 痛苦。如:「难言之隐」。《国语·周语上》:「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

  3. 谜语。《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齐威王之时喜隐。」唐·司马贞·索隐:「喜隐,谓好隐语。」

  4.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隐蕃。

形
  1. 潜藏不露的、幽而不显的。如:「隐情」、「隐疾」、「隐性」。《晋书·卷七五·王湛传》:「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

  2. 穷困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

隐ㄧㄣˋyìn
动
  1. 凭据、倚靠。《礼记·檀弓下》:「既葬而封,广轮揜坎,其高可隐也。」汉·郑玄·注:「隐,据也。」

© 汉典
【戌集中】【阜】 隱·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4

隱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隱·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4

〔古文〕𤔌𠃊【唐韻】【正韻】於謹切【集韻】【韻會】倚謹切,𠀤音櫽。【爾雅·釋詁】隱,微也。【註】微謂逃藏也。【易·乾卦】龍德而隱者也。

又【禮·禮運】大道旣隱。【註】隱猶去也。

又【說文】蔽也。【玉篇】匿也。【論語】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禮·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魯語】𠛬五而已,無有隱者,隱乃諱也。

又【廣韻】私也。【論語】吾無隱乎爾。【疏】孔子敎人無所隱惜。

又【玉篇】不見也。【易·繫辭】巽稱而隱。【註】稱揚命令,而百姓不知其由。【史記·韓安國傳】壷遂之深中隱厚。

又【禮·曲禮】不以隱疾。【註】隱疾,衣中之疾也。

又【史記·秦始皇紀】隱宮徒𠛬者,七十餘萬人。【註】宮𠛬,一百日隱於隂室養之,故曰隱宮。

又【史記·滑稽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前漢·藝文志】隱書十八篇。【註】《劉向·別錄》云:隱書者,疑其言以相問,對者以慮思之,可以無不喩。

又【禮·玉藻】隱辟而後屨。【註】隱辟,俛逡巡而退著屨也。

又【爾雅·釋言】隱,占也。【註】隱度。【疏】占者,視兆以知吉凶,必先隱度。【禮·少儀】軍旅思險,隱情以虞。【註】隱,意也,思也。【後漢·安帝紀】隱親悉心,勿取浮華。【註】皆隱審盡心,勿取浮華不實者。

又【揚子·方言】隱,定也。

又【玉篇】安也。

又痛也。【詩·邶風】如有隱憂。【傳】痛也。【禮·檀弓】拜稽顙,哀戚之至隱也。稽顙,隱之甚也。【孟子】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又】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前漢·韓安國傳】此仁人之所隱也。

又【左傳·昭二十五年】隱民皆取食焉。【註】隱約窮困。

又【定三年】君以弄馬之故,隱君身。【註】隱,憂約也。【荀子·儒效篇】隱隱兮其恐人之不當也。【註】隱隱,憂戚貌。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湛湛隱隱。【註】隱隱,盛貌。

又【前漢·郊祀歌】休嘉砰隱溢四方。【註】砰隱,盛意。

又【左傳·襄二十三年】踰隱而待之。【註】隱,短牆也。

又【諡法】隱拂不成曰隱,不顯尸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

又姓。【吳志】有廷尉左監隱蕃。

又【爾雅·釋草】蒡,隱葱。【註】似蘇,有毛,江東呼爲隱葱,藏以爲葅。

又【廣韻】【集韻】𠀤於靳切,音檼。【廣韻】隈隱之貌。

又【孟子】隱几而臥。【註】隱,倚也。於靳反。

又【集韻】築也。【前漢·賈山傳】厚築其外,隱以金椎。

又【集韻】於刃切,駰去聲。【禮·檀弓】旣葬而封,廣輪揜坎,其高可隱也。【註】隱,據也。封可手據,謂高四尺所。【釋文】隱,於刃反。 【集韻】俗作𨼆㥯隐。

© 汉典
【卷十四】【𨸏】

隱 《说文解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蔽也。从𨸏㥯聲。於謹切〖注〗𤔌、𠃊,古文。

『說文解字注』

(隱)蔽也。艸部曰。蔽茀、小皃也。小則不可見。故隱之訓曰蔽。若孟子隱几字則當爲?。𠬪部曰。?、有所據也。从𨸏。㥯聲。於謹切。十三部。

© 汉典

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n˨˩˦; jin˥˧ 唐代读音 qiə̌n日语读音 KAKURERU韩语罗马 UN现代韩语 은越南语 ẩn

客家话 [沙头角腔] wun3 jun3 [陆丰腔] jun3 [海陆腔] run3 [宝安腔] jin3 jun3 [客英字典] jun3 [客语拼音字汇] yin3 y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东莞腔] jin3 [梅县腔] jun3粤语 jan2潮州话 eng2(úrng) [揭阳]êng2 [潮阳]ing2

近代音 影母 真文韻 上聲 隱小空;中古音 影母 焮韻 去聲 㒚小韻 於靳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痕部 ;王力系统:影母 文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隱」 說文‧阜部「隱」 睡.法125「隱」「隐」 「隱」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𨽌
𨼆
𤔌
𠃊
𠂣
隠
隐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吲(yin3)
    2. 蚓(yin3)
    3. 㱃(yin3)
    4. 䇙(yin3)
    5. 䠴(yin3)
    6. 櫽(yin3)
    7. 瘾(yin3)
    8. 䗞(yin3)
    9. 淾(yin3)
    10. 㧈(yin3)
    11. 䒡(yin3)
    12. 趛(yin3)
    13. 胤(yin4)
    14. 癊(yin4)
    15. 垽(yin4)
    16. 飮(yin4)
    17. 洕(yin4)
    18. 隐(yin4)
    19. 湚(yin4)
    20. 䡛(yin4)
    21. 荫(yin4)
    22. 印(yin4)
    23. 茚(yin4)
    24. 懚(yin4)
同部首
    1. 都
    2. 邼
    3. 䧩
    4. 䣆
    5. 䣍
    6. 鄢
    7. 邝
    8. 郡
    9. 郘
    10. 隭
    11. 陥
    12. 鄗
同笔画
    1. 潞
    2. 橠
    3. 曈
    4. 橏
    5. 餞
    6. 㲮
    7. 濃
    8. 㿄
    9. 縞
    10. 䝟
    11. 澧
    12. 䕊
初中古诗词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宋·周敦颐 《爱莲说》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南北朝·郦道元 《三峡》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宋·欧阳修 《采桑子》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明·魏学洢 《核舟记》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