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藩镇割据(藩鎮割據)

拼音 fān zhèn gē jù

注音 ㄈㄢ ㄓㄣˋ ㄍㄜ ㄐㄩˋ

藩镇割据 词语解释

解释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 汉典

藩镇割据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藩镇割据

  •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某些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表现在河朔,而河朔割据又集中在三镇。
  •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留下了大量藩镇。
  • 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河朔等极个别藩镇割据,但即使割据藩镇也在一定程度上施行唐朝的政策法令,“须借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而且割据藩镇也曾解除割据。唐末黄巢之乱,才出现大量藩镇割据。唐末出现普遍的藩镇割据,导致唐朝灭亡。
  • 唐代藩镇节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的,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是法律上属于国家的军队——即所谓“官健”。藩镇里的那些割据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是投身军戎充当职业雇佣军的破产农民和无业游民。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翻黄倒皁
      2. 翻核
      3. 幡然改途
      4. 翻陈出新
      5. 翻席
      6. 蕃变
      7. 繁钜
      8. 金莲华炬
      9. 戢惧
      10. 捷句
      11. 器具
      12. 越剧
    相关词语
      1. 藩国
      2. 藩臣
      3. 藩侯
      4. 藩屛
      5. 藩车
      6. 藩臬
      7. 芦藩
      8. 巨藩
      9. 偃藩
      10. 称藩
      11. 还藩
      12. 道藩
      13. 据傲
      14. 据乱世
      15. 据验
      16. 据梧
      17. 据鞍读书
      18. 据证
      19. 屯据
      20. 粘据
      21. 约据
      22. 明据
      23. 衷据
      24. 判据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