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jiān

ㄐㄧㄢ

部首 艹

部外 11

总笔画 14

𧀵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852A

上下结构

122125111233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alrj

tjjl

efpd

44521

拼音 jiān

注音 ㄐㄧㄢ

部首 艹 部外 11总笔画 14

统一码 852A笔顺 12212511123312

蔪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蔪

jiān ㄐㄧㄢˉ

     ◎ 〔~~〕(麦芒)渐渐长(zhǎng)长的样子,如“麦秀~~兮。”

© 汉典

蔪 國語辭典

蔪ㄐㄧㄢˋjiàn
形
  1. 蔪苞:草木丛生滋长的样子。《说文解字·艸部》:「蔪,艸相蔪苞也。」

蔪ㄐㄧㄢjiān
形
  1. 蔪蔪:麦子长出花穗的样子。《尚书大传·卷二·微子》:「(微子)​过殷故墟,见麦秀之蔪蔪兮。」

蔪ㄕㄢshān
动
  1. 割除、去除。《汉书·卷四八·贾谊传》:「故蔪去不义诸侯,而虚其国。」

© 汉典
【申集上】【艸】 蔪·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蔪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蔪·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唐韻】慈染切【韻會】疾染切,𠀤音漸。【說文】草相蔪苞也。

又【正韻】師銜切,讀作芟。【前漢·賈誼傳】故蔪去不義諸侯,而虛其國。【註】謂芟刈之。

又【集韻】將廉切,音尖。蔪蔪,麥秀。

又鋤咸切,音讒。義同。 或作𦾶。

© 汉典
【卷一】【艸】

蔪 《说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艸相蔪苞也。从艸斬聲。《書》曰:“艸木蔪苞。”𧀵,蔪或從槧。慈冉切

『說文解字注』

(蔪)艸相蔪苞也。蔪苞卽今禹貢之漸包。釋文曰。漸本又作蔪。字林才冄反。艸之相包裹也。包或作苞。叢生也。馬云。相苞裹也。按叢生之義字作苞者是。从艸。斬聲。慈冄切。八部。今本有書曰艸木蔪苞六字。此誤以鍇語入正文。今依韵㑹訂。


(𧀵)蔪或从槧。此葢兼從艸木也。

© 汉典

蔪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 日语读音 TSUTSUMU韩语罗马 CEM现代韩语 점

粤语 saam1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琰韻 上聲 漸小韻 慈染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添部 ;從母 添部 ;王力系统:精母 談部 ;從母 談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蔪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蔪」 說文‧艸部「蔪」
「𧀵」 說文或體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𧀵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鰔(jian1)
    2. 鳽(jian1)
    3. 閒(jian1)
    4. 缣(jian1)
    5. 瀸(jian1)
    6. 礛(jian1)
    7. 猏(jian1)
    8. 碊(jian1)
    9. 櫼(jian1)
    10. 鋑(jian1)
    11. 豜(jian1)
    12. 肩(jian1)
同部首
    1. 萺
    2. 芲
    3. 茩
    4. 䒗
    5. 苢
    6. 薭
    7. 葬
    8. 艹
    9. 荴
    10. 蒿
    11. 莘
    12. 荏
同笔画
    1. 𠎠
    2. 𠄅
    3. 㱗
    4. 蔆
    5. 潄
    6. 雌
    7. 奪
    8. 鞀
    9. 犖
    10. 實
    11. 幘
    12. 㨳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