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bì

ㄅㄧˋ

部首 竹

部外 6

总笔画 12

繁体 篳

篳 荜 𠢽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B5A

上下结构

314314153512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xxf

hppj

mrre

88401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竹 部外 6总笔画 12

基本区 7B5A笔顺 314314153512

标

筚 基本解释

● 筚

(篳)

bì ㄅㄧˋ


  1. 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门。蓬门~户。~门闺窦(穷人的住处)。

英语 wicker, bamboo

法语 osier,clayonnage

【漢典】

筚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筚

篳 bì

名

(1) (形声。从竹,毕声。本义: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2) 同本义 [bamboo fence]

筚,藩落也。——《说文》

筚,篱也。——《广雅》

筚门圭窦之人。——《左传·襄公十年》。注:“柴门也。”

又如:筚门(荆竹编成的门。又称柴门。常用以喻指贫户居室);筚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3) 泛指用竹子、荆条等织成的器物 [wicker-work]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

常用词组


筚路蓝缕筚门圭窦
【漢典】
【未集上】【竹】 篳·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篳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筚”字头,请参考“篳”字。)
【未集上】【竹】 篳·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1

【廣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𠀤音畢。【說文】籓落也。【禮·儒行】篳門圭窬。【註】篳門,荆竹織門也。

又柴車。【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篳路,柴車。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義同。 【集韻】通作蓽。

【漢典】
【卷五】【竹】

↳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筚”字头,请参考“篳”字:)
【卷五】【竹】
《說文解字》

藩落也。从竹畢聲。《春秋傳》曰:“篳門圭窬。”卑吉切

《說文解字注》

(篳)藩落也。藩落猶俗云籬落也。篳之言蔽也。从竹畢聲。卑吉切。十二部。春秋傳曰:篳門圭窬。見襄十年左傳。杜曰:篳門,柴門。廣韵曰:織荆門也。

【漢典】

筚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

粤语 bat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篳」。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篳」 說文‧竹部「篳」 「筚」「筚」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篳
荜
𠢽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狴(bi4)
    2. 㘠(bi4)
    3. 䋔(bi4)
    4. 坒(bi4)
    5. 蓖(bi4)
    6. 㙄(bi4)
    7. 䭮(bi4)
    8. 皕(bi4)
    9. 咇(bi4)
    10. 胇(bi4)
    11. 旇(bi4)
    12. 䁅(bi4)
同部首
    1. 筀
    2. 𥳐
    3. 篻
    4. 箃
    5. 篷
    6. 筻
    7. 筗
    8. 篃
    9. 简
    10. 籜
    11. 箤
    12. 䈠
同笔画
    1. 蛤
    2. 暀
    3. 筈
    4. 棼
    5. 㴑
    6. 棪
    7. 衕
    8. 䑪
    9. 棱
    10. 畴
    11. 傓
    12. 鹁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