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bì

ㄅㄧˋ

部首 口

部外 5

总笔画 8

嗶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487

左右结构

251454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kntt

rph

jwm

63004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口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5487笔顺 25145434

咇 基本解释

● 咇

bì ㄅㄧˋ


  1. 〔~茀(bó ㄅㄛˊ)〕香气盛。

英语 fragrant; (Cant.) to eject

德语 duftend ,Bi (Eig, Fam)

【漢典】

咇 國語辭典

咇ㄅㄧㄝˊbié
形
  1. 咇茀:香氣濃郁。《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肸蠁布寫,䁆薆咇茀。」晉·郭璞·注:「香氣盛,馝馞也。」唐·李善·注:「馝馞,咇茀音義同。」

咇ㄅㄧˋbì
狀
  1. 咇咇剝剝:形容火燒所發出的爆裂聲。如:「忽聞外頭一陣咇咇剝剝聲,原來是路旁那堆垃圾不知怎的燒了起來!」

咇ㄅㄧˇbǐ
形
  1. 咇㘉:將出聲的樣子。《文選·王襃·洞簫賦》:「啾咇㘉而將吟兮,行鍖銋以龢囉。」唐·李善·注:「咇㘉,聲出貌。」

【漢典】
【丑集上】【口】 咇·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咇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 咇·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𠀤蒲結切,音蹩。【廣韻】口香。【玉篇】芳香也。

又【廣韻】語也。

又【廣韻】毘必切【集韻】簿必切,𠀤音邲。亦芳香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晻薆咇茀。【註】師古曰:皆芳香意也。【釋文】咇,步必反。

又與苾通。【史記·司馬相如傳】作晻曖苾勃。【字彙】咇與苾同。

又【廣韻】言不了。【集韻】言不明。

又【廣韻】與吡同,鳴咇咇也。

又【廣韻】鄙密切【集韻】逼密切,𠀤音筆。【廣韻】咇㘉多言。

又【集韻】壁吉切,音必。咇節,聲出貌。或作嗶。

又【集韻】毘至切,音鼻。咇咇,哀鳴也。曖字原从日从薆作。

【漢典】

咇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 韩语罗马 PHIL现代韩语 필

客家话 [梅县腔] bit7 [海陆腔] bit7 pi5 [客英字典] bit7 [台湾四县腔] bit7 pi5粤语 bat1 bit1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質韻 入聲 邲小韻 毗必切 三等 開口;幫母 質韻 入聲 筆小韻 鄙密切 三等 開口;並母 屑韻 入聲 蹩小韻 蒲結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屑部 ;幫母 屑部 ;王力系统:並母 質部 ;幫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咇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嗶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荜(bi4)
    2. 袐(bi4)
    3. 䀣(bi4)
    4. 胇(bi4)
    5. 煏(bi4)
    6. 韠(bi4)
    7. 襣(bi4)
    8. 躃(bi4)
    9. 獙(bi4)
    10. 繴(bi4)
    11. 陛(bi4)
    12. 濞(bi4)
同部首
    1. 嚒
    2. 嘴
    3. 唺
    4. 囌
    5. 囋
    6. 嚟
    7. 吹
    8. 囊
    9. 哧
    10. 呄
    11. 啘
    12. 囉
同笔画
    1. 钔
    2. 䌹
    3. 例
    4. 囻
    5. 肯
    6. 泷
    7. 雨
    8. 空
    9. 劻
    10. 物
    11. 服
    12. 劾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