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祖父母
- 祖父母,是指父亲的父母。由于男女平等,父母的父母有的地方称之为“祖父母”。
-----------------
wikipedia
祖父母是指父亲跟母亲的家长,又称“爷爷与奶奶”、“爷爷与嫲嫲”(拼音:mā má)。母亲的家长也称为外祖父母,亦称为“外公与外婆”。自己则分别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孙子或孙女、外孙或外孙女。由于社会发展的变迁,某些地方出现了父母双方的家长称呼不分内外之趋势,如皆称为“爷爷”与“奶奶”。
称谓
祖父 祖母 |
外祖父 外祖母 |
配偶父亲 配偶母亲 |
无亲属关系的长者 | |
---|---|---|---|---|
标准官话 | 爷爷 奶奶 |
外公 外婆 |
公公 婆婆 |
|
吴语 | 爹爹 阿爷 唔奶/嗯娘/亲娘 阿娘 |
外公 外婆 |
阿公 阿婆 |
(不明) |
粤语 | 爷爷 阿爷 嫲嫲 阿嫲 |
公公 阿公 婆婆 阿婆 |
老爷 家公 奶奶 家婆(部分地方旧称“安人”) |
公公 阿公 婆婆 阿婆姨姨 阿姨 伯伯 阿伯 叔叔 阿叔 婶婶 阿婶 |
客家语 | 阿公 阿婆/阿嫲 |
姐公 姐婆 |
家倌 家娘 |
阿公 阿婆 |
闽语(闽东片) | 依公 公公 阿公 依妈 妈妈 阿妈 |
外公 外妈 |
吾老 老翁/老官 吾老 底家(台家) |
依伯 依姆/依婆 |
闽语(闽南片) 台湾语 |
阿公 内公 阿嬷 内嬷 |
阿公 外公 阿嬷 外嬷 |
亲家 担官 亲姆 担家 |
阿公 阿叔 阿伯 欧吉桑 阿婆 阿姨 阿桑 欧巴桑 |
闽语(闽南片) | 阿公 公公 俺公 阿嬷 嬷嬷 俺嬷 |
担官 担家 |
阿公 阿叔 阿伯 阿嬷 阿姨 阿姆 |
|
南京话 | 爷爷 奶奶 |
公公 婆婆 |
老公公 老婆婆 |
(不明) |
湘语 | 爹爹 娭毑 |
外公 外婆 |
家爷 家娘 |
爹爹 娭毑 |
冀鲁官话东北官话 | 爷爷 奶奶(个别地区称“嫲嫲”) |
姥爷 姥姥/姥娘 |
公公 婆婆 |
老爷爷/老大爷 大爷 老奶奶 大娘 |
晋语 | 爷(爷) 娘(娘)/奶(奶) |
简(爷/儿) 舅舍爷 舅庄爷 外爷 姥爷 简婆 舅舍娘 舅庄娘 婆婆 姥娘 板板 |
(老)爷爷 公公 阿公 (老)娘娘 婆婆 阿婆/阿家(母) |
老汉(家/儿) 爷爷 老婆(家/儿) 娘娘/奶奶 |
湖北话 | 爷爷(旧称“爹爹”) 奶奶(旧称“太”) |
家公爹爹 家家 |
爹爹 婆婆 |
爹爹 太 |
四川话 | 爷爷 阿公 公公 公 奶奶 阿婆 婆婆 婆 |
家公 外公/外爷 阿公 公公 公 家家/家婆/家母 外婆 阿婆 婆婆 婆 |
老人公 公公 老人婆 婆婆 |
爷爷/老爷爷/老爷/大爷 公公 阿公 奶奶/老奶奶 婆婆 阿婆 |
云南话 | 爷爷 阿爷 大大 公公 奶奶 阿奶 | 外公 阿公 外婆 阿婆 | 老公公 老婆婆 | 爷爷 奶奶 公公 婆婆 (老)大妈 (老)大爹 |
北方 | 闽语 (闽东片) |
闽语 (闽南片) |
吴语 | 客语 | 粤语 | |
---|---|---|---|---|---|---|
称谓“爹爹”指的是: | 父亲 | 父亲 面称奶妈之夫或干爹 旧时对官僚的称呼 |
- | 父亲的父亲 | - | - |
称谓“阿公”指的是: | - | 父亲的父亲 母亲的父亲 |
父亲的父亲 母亲的父亲 |
丈夫的父亲 | 父亲的父亲 | 母亲的父亲 |
称谓“爷爷”指的是: | 父亲的父亲 | - | - | - | - | 父亲的父亲 |
称谓“阿婆”指的是: | - | - | 一般老妪 | 丈夫的母亲 | 父亲的母亲 | 母亲的母亲 |
称谓“姐公”指的是: | 丈夫的父亲 | - | - | - | 母亲的父亲 | - |
称谓“公公”指的是: | 丈夫的父亲 | 丈夫的父亲 尊称上了年纪的男子 |
- | - | - | 母亲的父亲 |
称谓“姐婆”指的是: | 丈夫的父亲 | - | - | - | 母亲的母亲 | - |
称谓“婆婆”指的是: | 丈夫的母亲 | 一般老妪 | - | - | - | 母亲的母亲 |
称谓“舅公”指的是: | - | 父亲的舅舅 母亲的舅舅 |
父亲的舅舅 母亲的舅舅 |
父亲的舅舅 母亲的舅舅 |
父亲的舅舅 母亲的舅舅 |
父亲的舅舅 母亲的舅舅 |
称谓“奶奶”指的是: | 父亲的母亲 | - | - | - | - | 丈夫的母亲 |
祖宗
- 上代:高祖,曾祖,祖,父
- 下代: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