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祖父母
- 祖父母,是指父親的父母。由於男女平等,父母的父母有的地方稱之為“祖父母”。
-----------------
wikipedia
祖父母是指父親跟母親的家長,又稱「爺爺與奶奶」、「爺爺與嫲嫲」(拼音:mā má)。母親的家長也稱為外祖父母,亦稱為「外公與外婆」。自己則分別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孫子或孫女、外孫或外孫女。由於社會發展的變遷,某些地方出現了父母雙方的家長稱呼不分內外之趨勢,如皆稱為「爺爺」與「奶奶」。
稱謂
祖父 祖母 |
外祖父 外祖母 |
配偶父親 配偶母親 |
無親屬關係的長者 | |
---|---|---|---|---|
標準官話 | 爺爺 奶奶 |
外公 外婆 |
公公 婆婆 |
|
吳語 | 爹爹 阿爺 唔奶/嗯娘/親娘 阿娘 |
外公 外婆 |
阿公 阿婆 |
(不明) |
粵語 | 爺爺 阿爺 嫲嫲 阿嫲 |
公公 阿公 婆婆 阿婆 |
老爺 家公 奶奶 家婆(部分地方舊稱「安人」) |
公公 阿公 婆婆 阿婆姨姨 阿姨 伯伯 阿伯 叔叔 阿叔 嬸嬸 阿嬸 |
客家語 | 阿公 阿婆/阿嫲 |
姐公 姐婆 |
家倌 家娘 |
阿公 阿婆 |
閩語(閩東片) | 依公 公公 阿公 依媽 媽媽 阿媽 |
外公 外媽 |
吾老 老翁/老官 吾老 底家(台家) |
依伯 依姆/依婆 |
閩語(閩南片) 臺灣語 |
阿公 內公 阿嬤 內嬤 |
阿公 外公 阿嬤 外嬤 |
親家 擔官 親姆 擔家 |
阿公 阿叔 阿伯 歐吉桑 阿婆 阿姨 阿桑 歐巴桑 |
閩語(閩南片) | 阿公 公公 俺公 阿嬤 嬤嬤 俺嬤 |
擔官 擔家 |
阿公 阿叔 阿伯 阿嬤 阿姨 阿姆 |
|
南京話 | 爺爺 奶奶 |
公公 婆婆 |
老公公 老婆婆 |
(不明) |
湘語 | 爹爹 娭毑 |
外公 外婆 |
家爺 家娘 |
爹爹 娭毑 |
冀魯官話東北官話 | 爺爺 奶奶(個別地區稱「嫲嫲」) |
姥爺 姥姥/姥娘 |
公公 婆婆 |
老爺爺/老大爺 大爺 老奶奶 大娘 |
晉語 | 爺(爺) 娘(娘)/奶(奶) |
簡(爺/兒) 舅舍爺 舅莊爺 外爺 姥爺 簡婆 舅舍娘 舅莊娘 婆婆 姥娘 板板 |
(老)爺爺 公公 阿公 (老)娘娘 婆婆 阿婆/阿家(母) |
老漢(家/兒) 爺爺 老婆(家/兒) 娘娘/奶奶 |
湖北話 | 爺爺(舊稱「爹爹」) 奶奶(舊稱「太」) |
家公爹爹 家家 |
爹爹 婆婆 |
爹爹 太 |
四川話 | 爺爺 阿公 公公 公 奶奶 阿婆 婆婆 婆 |
家公 外公/外爺 阿公 公公 公 家家/家婆/家母 外婆 阿婆 婆婆 婆 |
老人公 公公 老人婆 婆婆 |
爺爺/老爺爺/老爺/大爺 公公 阿公 奶奶/老奶奶 婆婆 阿婆 |
雲南話 | 爺爺 阿爺 大大 公公 奶奶 阿奶 | 外公 阿公 外婆 阿婆 | 老公公 老婆婆 | 爺爺 奶奶 公公 婆婆 (老)大媽 (老)大爹 |
北方 | 閩語 (閩東片) |
閩語 (閩南片) |
吳語 | 客語 | 粵語 | |
---|---|---|---|---|---|---|
稱謂「爹爹」指的是: | 父親 | 父親 面稱奶媽之夫或乾爹 舊時對官僚的稱呼 |
- | 父親的父親 | - | - |
稱謂「阿公」指的是: | - | 父親的父親 母親的父親 |
父親的父親 母親的父親 |
丈夫的父親 | 父親的父親 | 母親的父親 |
稱謂「爺爺」指的是: | 父親的父親 | - | - | - | - | 父親的父親 |
稱謂「阿婆」指的是: | - | - | 一般老嫗 | 丈夫的母親 | 父親的母親 | 母親的母親 |
稱謂「姐公」指的是: | 丈夫的父親 | - | - | - | 母親的父親 | - |
稱謂「公公」指的是: | 丈夫的父親 | 丈夫的父親 尊稱上了年紀的男子 |
- | - | - | 母親的父親 |
稱謂「姐婆」指的是: | 丈夫的父親 | - | - | - | 母親的母親 | - |
稱謂「婆婆」指的是: | 丈夫的母親 | 一般老嫗 | - | - | - | 母親的母親 |
稱謂「舅公」指的是: | - | 父親的舅舅 母親的舅舅 |
父親的舅舅 母親的舅舅 |
父親的舅舅 母親的舅舅 |
父親的舅舅 母親的舅舅 |
父親的舅舅 母親的舅舅 |
稱謂「奶奶」指的是: | 父親的母親 | - | - | - | - | 丈夫的母親 |
祖宗
- 上代:高祖,曾祖,祖,父
- 下代:子,孫,曾孫,玄孫,來孫,晜孫,仍孫,雲孫,耳孫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