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 基本解释
● 發
- 發射。如:百發百中。《詩•召南•騶虞》:“彼茁者葭,壹發五豝。”
- 出發;起程。《詩•齊風•東方之日》:“在我闥兮,履我發兮。”
- 派遣。《戰國策•齊策一》:"王何不發將而擊之。”
- 遣送;發配。明佚名《鳴鳳記•雪裏歸舟》:“三法司把我孩兒擬成斬罪,諸孫並發為民。”
- 送出;交付。《史記•廉頗蘭相如列傳》:“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趙王。”
- 出;生。如:發芽;發電。《詩•大雅•生民》:“實發實秀,實堅實好。”
- 發端;開始。《楚辭•九章•思美人》:“開春發歲兮,白日出之悠悠。”
- 舉事;發難。《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不一年,陳勝吴廣發矣。”
- 啟動;震動。《老子》第三十九章:“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
- 開啟;打開。《史記•刺客列傳》:“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 開鑿;掘開。《三國志•吴志•吴主傳》:“詔諸郡縣治城郭,起譙樓,穿塹發渠,以備盜賊。”
- 徵召;徵集。《漢書•韓安國傳》:“若是,則北發月氏可得而臣也。”
- 啟發;闡明。《論語•述而》:“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
- 發佈;公佈。《書•冏命》:“發號施令,罔有不臧。”
- 表達;說出。如:發言。《史記•汲鄭列傳》:“吾久不聞汲黯之言,今又復妄發矣。”
- 散發;發給。《書•武成》:“散鹿臺之財,發鉅橋之粟。”
- 興起;興旺。《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
- 高揚。《楚辭•大招》:“春氣奮發,萬物遽只。”
- 張大;擴大。如:發展;發揚;發育。《清史稿•李清時傳》:“迨伏秋水發,耿家寨稱十四堡,水及舊堤上,賴豫增新築以免。”
- 指食物因發酵或水浸而膨脹。如:面發了;發海帶。
- 揭露。《韓非子•制分》:“發姦之密、告過者,免罪受賞;失姦者,必誅連刑。”
- 顯現;呈現。《詩•周南•關雎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
- 毀壞。《左傳•襄公二十八年》:“陳無宇濟水,而戕舟發梁。”
- 卸下;解開。《方言》卷七:“發,舍車也。東齊海岱之間謂之發。”
- 持舉。《文選•張衡〈東京賦〉》:“發鯨魚,鏗華鐘。”
- 標示。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上:“今見點書,每遇亡有字,必以朱發平聲。”
- 感到(多指不愉快的情況)。如:發癢;發暈;口裡發苦。《紅樓夢》第八十九回:“昨夜二爺没吃飯,又翻騰了一夜,想來今兒早起心裏必是發空的。”
- 中醫學名詞。癰疽之毒發於外者叫發。如:耳發;胸發;乳發。
- 量詞。1.計量某些行動發生或作物(在同一塊土地上)種植生長的次數。如:這發早稻;奪得這發豐收。《周禮•夏官•大司馬》:“鼓戒三闕,車三發,徒三刺。” 2.計量箭或槍彈、炮彈的枚數,相當於“支”、“顆”。如:一發子彈;一發炮彈。《漢書•匈奴傳下》:“弓一張,矢四發。”
- 通“伐”。功績。《管子•四時》:“求有功發勞力者而舉之。”
- 誇耀。《逸周書•官人》:“好臨人以色,高人以氣,賢人以言,防其所不足,發其所能。”
- 通“廢”。棄置。《莊子•列禦寇》:“先生既來,曾不發藥乎。”
- 通“旆”。旗幟。《荀子•議兵》:“《詩》曰:‘武王載發。’”
- 古代東方部族名,亦國名。《管子•揆度》:“發、遡之文皮,一筴也。”
● 發
- 〔發發〕形容疾風或魚躍的聲音。《詩•小雅•蓼莪》:“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英语 issue, dispatch, send out, emit
德语 senden, schicken (V)
法语 envoyer,livrer,distribuer,émettre,montrer (un sentiment),questionner,mettre au point,se mettre en route
發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發
動
(1) (形聲。本義: 放箭)
(2) 同本義 [shoot an arrow]
發,射發也。——《說文》
壹發五豝。——《詩·召南·騶虞》
發彼有的。——《詩·小雅·賓之初筵》
循聲而發。——《禮記·射義》
矢四發。——《漢書·匈奴傳》
其射,見敵急,非在數十步之內,度不中不發,發即應弦而倒。——《史記·李將軍列傳》
暮見火而俱發。——《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宋· 歐陽修《歸田錄》
度不中而輕發。——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又如: 百發百中; 發矢(射箭); 發箭(射箭);發功(指射技)
(3) 出發;上路 [set out;start off]
發,去也。——《廣雅》
履我發兮。——《詩·齊風·東方之日》
朝發枉諸。——《楚辭·離騷·涉江》
頃之未發。——《戰國策·燕策》
卿與子敬、 程公便前發。——《資治通鑑》
蘭舟催發。——宋· 柳永《雨霖鈴》
又如:發足(起程,出發)發程(起程,上路;動身啓程);發逐(出發追逐);發邁(出發遠行)
(4) 打開;開啓 [open]
成有子九歲,窺父不在,竊發盆。——《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發日(公文的啓封日期);發書(拆開詔書或書信)
(5) 徵發;徵調 [call up;requisition]
西門豹即發民鑿十二渠。——《西門豹治鄴》
又如:發召(徵調);發調(徵調);發徭(徵派徭役)
(6) 發生;發出 [happen;occur;take place]
使人發書於趙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而大聲發於水上。——宋· 蘇軾《石鐘山記》
懷怒未發。——《戰國策·魏策》
變遂發。——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發念(萌生念頭);發意(產生某種意念);發興(發生)
(7) 發佈;宣告 [publish;declare]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立於王之朝。——《孟子·梁惠王上》
遂發命,遽興姜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又如:發政(發佈政令)
(8) 抒發;發泄 [give vent to;let off]
發狂吟。——《三國演義》
發其志士之悲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發鬱(發泄鬱結在心頭的煩悶);發忿(發泄憤恨的情緒);發揮(抒發)
(9) 派遣 [dispatch;send]
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史記·項羽本紀》
二世元年四月,發閭左適戍 漁陽九百人。——《史記·陳涉世家》
孤當續發人衆,多載資糧,爲卿後援。——《資治通鑑》
又如:發師(派遣軍隊、出兵);發導(派遣嚮導)
(10) 挖掘 [dig]
於敗石叢草處,探石發穴。——《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發冢(掘墓);發硎(發掘整理);發揭(發掘,揭開)
(11) 花開放 [flower;bloom]
野芳發而幽香。——宋· 歐陽修《醉翁亭記》
又如:發秀(開花);發彩(指開花)
(12) 送出;交付。與“收”相對;發出 [send out;deliver]
發五十金。——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又如:發電報
(13) 因得到大量財富而興旺 [get rich;make a fortune]。
如:暴發(突然發財得勢)
(14) 發酵,膨脹 [(of foodstuffs)rise or expand when fermented or soaked]。
如:面發了;發一發乾菜
(15) 賣出 [sell]。
如:發兌(批發;賣出);發脫(賣出;打發;除去)
(16) 繁育;生長 [sprout;grow]。
如:發孚(發芽);發鮮(發芽);發榮滋長(草木繁茂的萌發生長)
(17) 施行;開始 [carry out;start]。
如:發頭(開始;起頭);發講(開始講解);發始(開始);發嚴(開始嚴陣待命)
(18) 闡發 [elucidate]。
如:發微(闡發微妙之處);發義(闡發義理);發題(闡發題意);發蘊(闡發奧祕之情)
(19) 顯現;顯露 [appear;show;become visible]
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孟子·告子下》
悽悽切切,呼號奮發。——宋· 歐陽修《秋聲賦》
又如:髮色(呈現色彩);發迷(顯現迷惘的神情);發夢(顯現夢境)
(20) 表現 [show;display]。
如:發華(表現出文彩);發威(顯示威風);發藻(顯示文采)
(21) 散發;發給 [distribute;issue]。
如:發越(散發,播散);發輝(散發光輝)
(22) 舉事;發難 [rise in revolt]。
如:發謫(舉發;譴責);發釁(挑起爭端);發舉(興起,舉事)
(23) 倡始;提出 [propose;sponsor]。
如:發端
(24) 啓發;開導 [enlighten]。
如:發悟(啓發使領悟);發機(啓發機杼。多指詩文的構思和佈局)
(25) 提拔;舉薦 [promote;recommend]。
如:發睏(舉薦處於困境的人);發薦(發跡,被薦舉)
(26) 傳揚;張揚 [spread]。
如:發聞(傳播;顯揚;傳揚名聲);發德(使道德顯揚)
(27) 揭露;暴露 [expose;lay bare]
又如:發奸(揭發壞人壞事);發潛(揭發潛伏的壞人壞事);發舉(揭發,檢舉)
(28) 點燃;燃燒起來 [ignite;fire]
同時發火。——《資治通鑑》
又如:發爨(燒火做飯);發薪(點燃柴草)
(29) 疾病發作 [attack;break out]。
如:發脾寒(患瘧疾病);發痧(患中暑或霍亂等急性病)
(30) 製作;擬定 [make;elaborate]。
如:發天葩(比喻製作新奇的文章)
(31) 歌唱;表演;演奏 [sing;play]。
如:發調(發出曲調);發猛(高亢清揚的樂聲);發樑(歌聲繞梁不絕)
(32) 感到 [feel; have a feeling]。
如:發虛(餓得發慌);發軟;發暈
(33) 行動 [act]。
如:發止(行止;進退);發喬(做出滑稽可笑的動作)
(34) 發源;發端 [rise;originate]。
如:發軫(比喻事物的起始、開端);發歲(一年起始)
(35) 發性,使性子 [get angry;lose one's temper]。
如:發業(發怒;作孽);發村(撒野;發脾氣);發野(撒野;蠻不講理)
(36) 流露感情 [reveal;betray]。
如:發中(發自內心)
(37) 通“撥( bō)”。除去;錯亂 [cast away;clean;mix up]
居幹之道,菑慄不迤,則弓不發。——《周禮·考工記·弓人》
毋逝我樑,毋發我笱。——《詩·邶風·穀風》
(38) 通“法”。效法,遵守 [follow the example of;imitate;go by]
法者不可不恆也,存亡治亂所從出,聖君所以爲天下大儀也,君臣上下貴賤皆發焉。——《管子·任法》
词性变化
◎ 發
〈量 〉
(1) 在小武器打靶比賽中每個射手規定的發射次數 [string]。
如:一次20發
(2) 計算子彈、炮彈的單位。如:一發炮彈
(3) 另見 fà;fèi
常用词组
基本词义
◎ 發
發 fèi
動
(1) 通“廢”。崩壞;停止 [collopse;stop]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老子》
君夜發不可以朝。——《晏子春秋》
景公飲酒,酲,三日而後發。
又如:發藥(停止用藥)
(2) 另見 fā;fà
發 國語辭典
-
放射。如:「彈無虛發」、「百發百中」。
-
生長、產生。如:「發芽」。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故枝。」
-
開始、啟動。如:「發動」、「先發制人」、「一觸即發」。
-
興起。如:「發跡」。《孟子·告子下》:「舜發於畎畝之中。」
-
起程。如:「出發」。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留戀處,蘭舟催發。」《聊齋志異·卷一·青鳳》:「一家皆移什物赴新居,而妾留守,明日即發。」
-
啟發。如:「振聾發聵」。《論語·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
現露。《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戰國策·魏策四》:「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
-
送出、付出。如:「發放」、「發錢」、「散發傳單」。
-
量詞:➊ 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➋ 計算槍、炮、子彈等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方伐切,音髮。【說文】䠶發也。【詩·召南】壹發五豝。【傳】發,矢也。【前漢·匈奴傳】矢四發。【註】射禮三而止,每射四矢,故以十二矢爲一發。師古曰:發,猶今言箭一放兩放也。
又【廣韻】起也。【孟子】舜發於𤱶畝之中。
又舒也,揚也。【易·乾卦】六爻發揮。【疏】發,越也。
又【坤卦】發於事業。【疏】宣發也。【左傳·桓二年】聲名以發之。【註】發揚此德也。
又【博雅】開也。【書·武成】發鉅橋之粟。【疏】謂開出也。【詩·小雅】明發不寐。【註】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
又【玉篇】進也,行也。【博雅】去也。【詩·齊風】履我發兮。【疏】行必發足而去,故以發爲行也。【禮·玉藻】疾趨則欲發,而手足無移。【註】謂起屨也。
又【釋名】撥也。撥使開也。【禮·王制】有發,則命大司徒,教士以車甲。【疏】謂有軍旅以發士卒也。
又【廣韻】明也。【論語】亦足以發。【註】謂發明大體也。
又【廣韻】舉也。【增韻】興也。【前漢·王吉傳】愼毋有所發。【註】謂興舉眾事也。
又亂也。【詩·邶風】毋發我笱。
又伐也。【詩·周頌】駿發爾私。【疏】以耜擊伐其私田,使之發起也。
又遣也。【禮·檀弓】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註】發禮往賀也。
又見也。【禮·禮器】君子樂其發也。【註】樂多其外見也。
又動也。【老子·道德經】地無以寧,將恐發。
又洩也。【楚辭·大招】春氣奮發。
又【曆法】春夏曰發,秋冬曰斂。
又發發,疾貌。【詩·小雅】飄風發發。【箋】寒且疾也。
又【詩傳】長發,大禘也。【疏】大禘之樂歌也。【唐書·禮樂志】懿祖曰:長發之舞。
又昏禮曰發齊。【荀子·禮論】大昏之未發齊也。【註】謂未有威儀節文。象太古時也。【史記·禮書】作廢齊。
又【玉篇】發,駕車也。【揚子·方言】發,稅,舍車也。東齊海岱之閒謂之發,宋趙𨻰魏之閒謂之稅。【註】舍宜音寫,今通發,寫也。稅猶脫也。
又【後漢·五行志】東方神鳥曰發明。【博雅】鳳皇晨鳴曰發明。
又【汲冢周書】發人鹿鹿者,若鹿迅走。【註】發,東夷也。
又淸發,水名。見【左傳】。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餘發縣,屬九眞郡。發干縣,屬東郡。
又姓。【史記·封禪書】游水發根。【註】游水,縣名。發根,人姓名。
又【集韻】【正韻】𠀤北末切,音撥。【詩·衞風】鱣鮪發發。【傳】盛貌。馬融曰:魚尾著網發發然。【韓詩】作鱍。【說文】作鮁。
又叶方吠切,音廢。【詩·豳風】一之日觱發。【傳】風寒也,叶下烈烈。音例。
又叶非律切,廢入聲。【揚雄·長楊賦】紛紜沸渭,雲合電發。猋騰波流,機駭蠭軼。軼音亦。一說本賦發軼,與上文爰整其旅,乃命驃衞,衞字爲韻。發,音費。軼,音替。古霽寘二韻通,非發讀廢入聲,與軼音亦叶也。
發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ɑ˥ 唐代读音 *biæt日语读音 HANATSU TSUKAWASU ABAKU韩语罗马 PAL现代韩语 발越南语 phát
客家话 [海陆腔] fat7 bot7 [客英字典] fat7 [台湾四县腔] fat7 bot7 [梅县腔] fak7 fat7 bot7 [陆丰腔] fat7 [宝安腔] fat7 [沙头角腔] fat7 bot7 [东莞腔] fat7 [客语拼音字汇] bod5 fad5粤语 faat3
近代音 非母 家麻韻 入聲作上聲 法小空;中古音 非母 月韻 入聲 髮小韻 方伐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曷部 ;幫母 曷部 ;王力系统:幫母 月部 ;幫母 月部 ;
發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
「」鐵162.2合19752 | 「㢭」叔之仲子平鐘春秋晚期集成174 | 「發」包2.141 | 「發」說文‧弓部 | 「發」睡虎地簡8.13 | 「發」 |
「」甲2471合26907 | 「發」姑發聑反劍春秋晚期集成11718 | 「發」縱橫家書85 | |||
「」明藏145 | 「發」涑戈戰國早期集成11213 | 「發」孫臏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