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异体字

dú

ㄉㄨˊ

部首 片

部外 15

总笔画 19

简体 牍

牍 𤘄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258

左右结构

3215121252212511134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thgm

llgwc

nxll

24086

拼音 dú

注音 ㄉㄨˊ

部首 片 部外 15总笔画 19

统一码 7258笔顺 3215121252212511134

通

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牘

dú ㄉㄨˊ

     ◎ 见“牍”。

英语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

法语 tablettes à écrire,lettre

© 汉典

牘 國語辭典

牍ㄉㄨˊdú
名
  1. 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木片。如:「简牍」。《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广陵厉王刘胥传》:「佩玉环,簪笔持牍趋谒。」唐·颜师古·注:「犊,木简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

  2. 文书、书籍。如:「文牍」、「连篇累牍」。《后汉书·卷六二·荀淑传》:「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

  3. 信札。如:「尺牍」。《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小姪菲才寡学,大人误采虚名,恐其有玷荐牍。」

© 汉典
【巳集中】【片】 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牘 《康熙字典》

【巳集中】【片】 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𠀤音讀。【說文】書版也。【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戰國策】取筆牘受之。【註】牘,書版也。【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又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 【韻會】毛氏曰:說文从片賣聲。當作賣。从罒非。

© 汉典
【卷七】【片】

牘 《说文解字》

【卷七】【片】
『說文解字』

書版也。从片賣聲。徒谷切

『說文解字注』

(牘)書版也。牘專謂用於書者。然則周禮之版、禮經之方皆牘也。小宰注曰。版、戶籍也。宫正注曰。版、其人之名籍也。聘禮注曰。策、簡也。方、版也。李賢蔡邕傳注引說文而曰長一尺。按漢人多云尺牘。史記。緹縈通尺牘。此臣得用於君也。漢書。陳遵與人尺牘。主皆藏去。此施於儕輩者也。木部云。槧、牘樸也。然則粗者爲槧。精者爲牘。顔師古曰。形若今之木笏。但不挫其角耳。从片。𧷗聲。徒谷切。三部。

© 汉典

牘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u˧˥ 日语读音 FUDA KAKIMONO韩语罗马 TOK现代韩语 독

客家话 [海陆腔] tuk8 [东莞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梅县腔] tuk8 [客语拼音字汇] tug6 [宝安腔] tuk8 [客英字典] tuk8粤语 duk6

近代音 端母 魚模韻 入聲作平聲 獨小空;中古音 定母 屋韻 入聲 獨小韻 徒谷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屋部 ;王力系统:定母 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牘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牘」 說文‧片部「牘」「牍」 「牘」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牍
𤘄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韇(du2)
    2. 贕(du2)
    3. 凟(du2)
    4. 黷(du2)
    5. 殰(du2)
    6. 牍(du2)
    7. 瀆(du2)
    8. 讀(du2)
    9. 鑟(du2)
    10. 䙱(du2)
    11. 韥(du2)
    12. 犊(du2)
同部首
    1. 牎
    2. 牋
    3. 牑
    4. 版
    5. 牔
    6. 㸡
    7. 牉
    8. 牗
    9. 㸠
    10. 㸥
    11. 㸝
    12. 㸣
同笔画
    1. 髇
    2. 麕
    3. 曡
    4. 䑊
    5. 醱
    6. 蠌
    7. 䜑
    8. 𠖨
    9. 麴
    10. 𠐾
    11. 㠡
    12. 䄣
初中古诗词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唐·刘禹锡 《陋室铭》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