澨 详细解释
澨 國語辭典
名
-
堤防。《說文解字·水部》:「澨,埤增水邊土,人所止者。」
-
水邊、岸邊。《楚辭·屈原·九歌·湘夫人》:「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文選·潘岳·秋興賦》:「泉涌湍於石間兮,菊揚芳於崖澨。」
-
河川名。即澨水。源出於今湖北省京山縣的潼泉山,東流入漢水。
【漢典】
《說文解字》
埤增水邊土。人所止者。从水筮聲。《夏書》曰:“過三澨。”時制切
《說文解字注》
(澨)埤增水邊土,人所止者。土部曰:埤,增也。增,益也。酈善長曰:左傳文十六年:楚軍次於句澨。定四年:左司馬戍敗吳師於雍澨。昭二十三年:司馬薳越縊於薳澨。服䖍或謂之邑,又謂之地。京相璠、杜預亦云:水際及邊地名也。今南陽淯陽二縣之閒淯水之濱,有南澨北澨矣。从水筮聲。筮小篆作。時制切。十五部。夏書曰:過三澨。禹貢文。水經曰:三澨地在南郡邔縣北沱。酈注云:地說曰:沔水東行過三澨,合流觸大別山阪。故馬融、鄭玄、王肅、孔安國等咸以爲三澨水名也。惟許愼說異。按水經釋爲地,與許合。水經者,或謂桑欽所作。然則許正用孔氏古文尚書說也。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