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huǎng

ㄏㄨㄤˇ

部首 忄

部外 6

总笔画 9

怳 𦬺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604D

左右结构

44224313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niqn|nigq

pfmu

ukgr

99012

拼音 huǎng

注音 ㄏㄨㄤˇ

部首 忄 部外 6总笔画 9

基本区 604D笔顺 442243135

次 通 标

恍 基本解释

● 恍

huǎng ㄏㄨㄤˇ


  1. 忽然:~然大悟。
  2. 仿佛:~如隔世。~惚。

英语 seemingly; absent-minded

德语 beunruhigte ,undeutlich, unklar

法语 trouble

【漢典】

恍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恍

怳 huǎng

形

(1) (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 同本义 [mad]

怳,狂之貌。——《说文》

怳,狂也。——《广雅·释诂四》

临风怳兮浩歌。——《楚辞·少司命》

(3) 又如:恍恍(狂的样子)

(4) 昏瞆不明的样子 [blurred]

追怳忽于地底兮。——《后汉书·张衡传》

精神怳惚。——《神女赋序》。注:“不自觉知之意。”

(5) 又如:恍恍(模模糊糊);恍忽(形貌模糊不清的样子;神智迷乱不定的样子);恍惑(迷惑)

(6) 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disquieted]

怳若有望而不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注:“失意貌。”

(7) 又如:恍恍(心神不宁的样子);恍惝(失意怅惘);恍怆(失意怅惘的样子);恍然(失意的样子,惆怅的样子)

词性变化


◎ 恍 huǎng

副

猛然;忽然 [suddenly]

恍惊起而长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衷。——朱熹《中庸章句序》

◎ 恍 huǎng

动

(1) 仿佛;好像 [be like;seem]。如:恍若(仿佛;好像);恍如(仿佛);恍疑(犹仿佛);恍然(仿佛);恍若(仿佛)

(2) 一闪而过 [fleet]

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红楼梦》

常用词组


恍惚恍恍惚惚恍然大悟恍如隔世恍悟
【漢典】

恍 國語辭典

恍ㄏㄨㄤˇhuǎng
形
  1. 參見「恍惚 」條。

副
  1. 彷彿、好像。如:「恍如隔世」。宋·蘇軾〈滿江紅·清潁東流〉詞:「相看恍如昨,許多年月。」《紅樓夢·第三回》:「這個人打扮與眾姑娘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2. 突然、猛然。如:「恍然大悟」。《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秋公聽說,心下恍悟道:『恁般說,莫不這位小娘子是神仙下降?』」

【漢典】
【卯集上】【心】 恍·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恍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 恍·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6

【集韻】【韻會】𠀤虎晃切。與慌怳𠀤同。【老子·道德經】惚兮恍兮。

又【廣韻】古黃切【集韻】姑黃切,𠀤音光。武也。本作僙。通作光。

【漢典】
【卷十】【心】

↳怳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恍”字头,请参考“怳”字:)
【卷十】【心】
《說文解字》

狂之皃。从心,況省聲。許往切

《說文解字注》

(怳)狂之皃。廣韵曰。𢠵怳。从心。兄聲。各本作況省聲。乃不知古音者所改。今正。許往切。十部。

【漢典】

恍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xuɑŋ˨˩˦ 唐代读音 xuɑ̌ng日语读音 HONOKA UTTORISURU KURAI韩语罗马 HWANG现代韩语 황越南语 hoảng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ong3 [宝安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腔]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粤语 fong2潮州话 何汪2(访)

近代音 曉母 江陽韻 上聲 謊小空;中古音 見母 唐韻 平聲 光小韻 古黃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唐部 ;王力系统:曉母 陽部 ;

官话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恍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怳」。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怳」 說文‧心部「恍」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怳
𦬺
【漢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宺(huang3)
    2. 縨(huang3)
    3. 熿(huang3)
    4. 爌(huang3)
    5. 汻(huang3)
    6. 䐠(huang3)
    7. 兤(huang3)
    8. 谎(huang3)
    9. 謊(huang3)
    10. 䌙(huang3)
    11. 詤(huang3)
    12. 䊗(huang3)
同部首
    1. 憧
    2. 㦅
    3. 㥘
    4. 忧
    5. 㤘
    6. 怽
    7. 慱
    8. 恾
    9. 惔
    10. 忷
    11. 憰
    12. 懨
同笔画
    1. 赴
    2. 籸
    3. 祜
    4. 恆
    5. 㹶
    6. 柧
    7. 厗
    8. 𠈾
    9. 洞
    10. 贺
    11. 畋
    12. 剅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