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急遞鋪(急递铺)

拼音 jí dì pù

注音 ㄐㄧˊ ㄉㄧˋ ㄆㄨˋ

急遞鋪 词语解释

解释
金﹑元﹑明代传递文书的驿站。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设一铺,每铺设铺司一人,铺兵四﹑五人至十人。凡遇官府公文至,即行递送,不分昼夜,风雨无阻。
-----------------
国语辞典
急递铺jí dì pùㄐㄧˊ ㄉㄧˋ ㄆㄨˋ
  1. 驿站。《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西游记.第三五回》:「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

© 汉典

急遞鋪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急递铺

  • 急递铺是我国元、明、清时期专司传递官方文书的通信组织。接力传送,昼夜不停,是急递铺通信的显著特点。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设置急递铺,它成为专一的、全国性的官方通信组织,除传递官方文书外,并不担负驿站所承担的运送物资和接待过往官员的任务。《元史·兵制》称:“元制,设急递铺以达四方文书之往来”。至元九年(1272年)曾一度改名为“通远铺”,不久仍恢复旧称。元代每10里、15里或25里设一急递铺,形成沟通全国的通信网络。铺兵昼夜不分,在铺值班,遇有公文到达,立即出发走递,程限一般为每昼夜行400里。元代创立的“长引隔眼”(我国最早的排单)、“封缄规定”、“入递制度”等等,均为明、清两代继承。明代的急递铺创于洪武元年(1368年),基本沿袭元制,据估计,全国约设置急递铺14,000余所。清代的邮驿主要由驿、站、塘、台、所、铺六种组织形式构成,各有其职责范围。铺即递铺,也叫急递铺,是传送普通公文的组织。据《清光绪会典》载,全国18个省有递铺13,935处,铺兵44,643人。咸丰四年(1845年),清政府大规模裁减递铺经费,使递铺元气大伤。加上递铺传送公文,全靠人力行走,速度缓慢,难以保证时效等原因,终于衰落下去。1896年,大清邮政正式开办,递铺的作用日渐消失。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急遞舖
      2. 急遞舖
      3. 集思廣益
      4. 疾惡如讐
      5. 極是
      6. 及鋒而試
      7. 吉林市
      8. 棘翳
      9. 邏堡
      10. 生藥舖
      11. 鹽舖
      12. 行舖
      13. 哥德堡
      14. 寨堡
    相关词语
      1. 急政
      2. 急周各支
      3. 急不擇路
      4. 急頭
      5. 急疾
      6. 急慌慌
      7. 窘急
      8. 上急
      9. 艱急
      10. 火急
      11. 促忙促急
      12. 相煎太急
      13. 鋪保
      14. 鋪陳
      15. 鋪排
      16. 鋪灑
      17. 鋪地錦
      18. 鋪母
      19. 銀鋪
      20. 冷鋪
      21. 火鋪
      22. 染鋪
      23. 金鋪
      24. 徇鋪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