忒 基本解释
忒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心,弋( yì)声。本义:差误) 同本义 (侧重不符合客观实际)[mistake]
忒,更也。——《说文》
忒,差也。——《广雅》
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易·豫》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诗·曹风·鸤鸠》
忒,差也。——《广雅·释诂四》
昊天不忒。——《诗·大雅·抑》
常德不忒。——《老子》第二十八章
(2) 又如:差忒(差错)
词性变化
副
(1) 太,过于 [too]。如:忒杀(忒煞。太甚,过于)
基本词义
副
(1) 〈方〉∶太 [too]。如:人忒多;风忒大;这房子忒小
【漢典】
忒 國語辭典
副
-
過分、過甚。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折》:「那做丈夫的忒老實。」《初刻拍案驚奇·卷七》:「官家作戲,忒沒道理!」通「太」。
動
-
變更。《文選·王粲·贈士孫文始詩》:「龍雖勿用,志亦靡忒。」
-
差錯、失誤。《易經·豫卦·彖曰》:「故日月不過,而四時不忒。」
形
-
凶惡。《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而操遂承資跋扈,肆行凶忒。」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