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shǎo

shào

ㄕㄠˇ

ㄕㄠˋ

部首 小

部外 1

总笔画 4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C11

上下结构

2343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itr|ite

fh

kom

90200

拼音 shǎo shào

注音 ㄕㄠˇ ㄕㄠˋ

部首 小 部外 1总笔画 4

统一码 5C11笔顺 2343

常 通 标

少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少

shǎo ㄕㄠˇ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量。~许。
  2. 缺,不够:缺~。减~。
  3. 不经常:~有。~见。
  4. 短时间:~等。~候。~顷。
  5. 丢,遗失:屋里~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其它字义


● 少

shào ㄕㄠˋ

  1. 年纪轻或年轻人:~年。~女。~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傅。~保。
  3. 次级的:~校。~将(jiàng )。
  4. 姓。

英语

few, less, inadequate

德语 wenig (Adj)

法语 peu,quelque,manquer de,jeune

© 汉典

少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少 shǎo

〈形〉

(1) (会意。小篆从小,丿( piě)声。本义:不多)

(2) 同本义 [few;little;less]

少,不多也。——《说文》

少,微也。——《太玄·玄衡》

夫少者,多之所贵也。——《易·略例》

宾少进。——《仪礼·乡射礼》

险以远,则至者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少而财有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少一时(少时,过一会儿);少可(少,至少;稍好,稍愈);少冗(较忙);少甚么(少甚末,少是末,少甚。有的是,不少,不希罕);少才(小聪明);少年(不几年);少好(少而精);少言寡语(谓平时说话不多);少说(说少一点);少气(气不足)

(4) 薄弱 [weak]

力少而不畏强。——《韩非子》

(5) 通“小” [small]

仲春之月,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礼记·月令》

武王崩, 成王幼少。——《淮南子·汜论》

朝廷幼少,恃我而已。——《后汉书·王允传》

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诸病源候论·石淋候》

词性变化

◎ 少 shǎo

〈动〉

(1) 短缺,距原来的要求还差 [lack;be deficient;be short of]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清· 刘开《问说》

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少不的(免不了,少不了);少裆无系(缺衣少穿);少欠(欠下);少熟(欠收,减产);少下(欠下;少欠);少如(少于;比…少);少条失教(没规矩,无教养)

(3) 使少,减少;削弱 [reduce;weaken]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治安策》

(4) 又如:少其力(削弱它的力量);看看少不少人;这里肯定少了几个字;羊群里少了几只羊;少废话;少给我装蒜

(5) 轻视,看不起 [look down;belittle;dispise]

儒生之徒亦自相少。——王充《论衡》

(6) 又如:相少(相互轻视)

◎ 少 shǎo

〈副〉

(1) 稍稍,稍微 [a bit;a little;slightly]

少益嗜食。——《战国策·赵策》

(2) 又

太后之色少解。

今予病少痊。——《庄子·徐无鬼》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战国策·燕策》

(3) 又如:少款(稍稍款洽,指交谈渐投机);少憩(略事休息);少罄(稍尽);少杀(稍差些);少停(多一会儿);少可(略微好些);少沮(略有收敛);少苏(稍有缓解);少怠不究(稍加放松没有追究);少需(稍待);少恶(稍感不适);少杀(稍衰;稍差);少息(稍事休息);少差(稍为好转)

(4) 一会儿 [in a moment;a little while]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宋· 苏轼《前赤壁赋》

(5) 又如:请少候;少歇(休息片刻);少一时(待一会儿);少安(稍安);少停(一会儿);少息(不久)

常用词组


少安无躁少不了少迭少而精少间少见多怪少刻少礼少陪少顷少时少数民族少许少驻

词性变化

◎ 少 shào

〈形〉

(1) 年幼,年轻 [young]

寡人少。——《战国策·齐策》。注:“少,小也。”

少近官三郎。——《史记·秦始皇本纪》。索隐:“少,小也。”

少府,秦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少之时。——《论语》。皇疏:“谓三十以前也。”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后汉书·张衡传》

(2) 又如:少妇;少少(年幼;年幼者);少主(幼小君主);少长(年少和年长的人);少亡(夭亡);少友(小友。年长者对年轻友人的称呼);少日(年少之时);少成(指年少时养成的习性);少成若性(自幼形成的习惯好像天性一样);少好(年轻美貌)

(3) 小,不大 [small]

亚以少城。——左思《蜀都赋》。注:“小城也。”

(4) 如:少吏(小吏);少腹(小腹)

(5) 次序在后的 [later]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战国策·赵策》

(6) 又如:少房(妾);少母(儿子称父亲的妾);少姑(古代妻称夫的庶母为少姑);少妻(妾);少子(最小的儿子)

◎ 少 shào

〈名〉

(1) 幼年 [young]

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孟子》

(2) 又指动植物之幼小者

此犹禽鹿,少则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三国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3) 年轻人。与“老”相对 [young man]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4) 又如:一家老少三代;男女老少;少色(少年的气色);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5) 年轻时期 [young period]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6) 副职;辅佐 [deputy]。如:少正(古代官名。为大官的次官);少府(古官名。秦、汉相沿均为“九卿”之一。东汉时掌管官中服御诸物、宝物、珍膳等等);少内(汉代掌宫中财物的官吏);少公(唐代县尉的别称);少尹(明、清时州县辅佐官如县丞、典史、吏目等的别称);少使(汉宫中女官名)。今又指军衔在同等级中较低的。如:少将;少校;少尉

(7) 少爷 [young master of a rich family]。如:阔少;恶少;少东人(少东家,奴仆对家主儿子的称呼);少君(对别人儿子的尊称)

(8) 姓。如:少昊五帝(少昊:传说中东夷族的首领。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少正卯((公元前?—前496)春秋时鲁国大夫。王充说他与孔子同在鲁国讲学,曾是孔子的竞争对手。近代学者徐复观考证,少正卯非孔子所杀);少西(复姓);少施(复姓)

(9) 另见 shǎo

常用词组


少艾少不更事少府少妇少将少牢少奶奶少年少年宫少年老成少女少时少尉少先队少相少小少校少爷少壮少壮派
© 汉典

少 國語辭典

少ㄕㄠˇshǎo
形
  1. 不多。如:「稀少」、「和平日相比,她今天的话好像少了一点。」

动
  1. 短缺、不够。如:「米面是一天不可少的。」、「少了一个人,不知有没有候补的?」

  2. 二数相较的差。如:「五比八少三。」

  3. 丢失、遗失。如:「我屋里少了几件东西,你们知不知道?」

  4. 轻视、不满。《史记·卷六九·苏秦传》:「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副
  1. 不久、短时间。《孟子·万章上》:「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2. 不经常的。如:「这是少有的事。」

  3. 略微、稍微。《庄子·徐无鬼》:「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史记·卷 一一○·匈奴传》:「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

少ㄕㄠˋshào
形
  1. 年幼的、年轻的。如:「少男」、「少女」、「少爷」。

名
  1. 幼年或年轻的时候。《墨子·兼爱中》:「少失其父母者,有所放依而长。」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

  2. 年轻的人。《晋书·卷八○·列传·王羲之》:「王氏诸少并佳。」《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些好事的恶少,都一传两,两传三的来物色,非止一日。」

  3. 姓。如汉代有少年唯。

© 汉典
【寅集上】【小】 少·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1

少 《康熙字典》

【寅集上】【小】 少·康熙筆画:4 ·部外筆画:1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𠀤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又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

又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又【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𠀤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又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又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註】副三公者。

又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又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又【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 汉典
【卷二】【小】

少 《说文解字》

【卷二】【小】
『說文解字』

不多也。从小丿聲。書沼切

『說文解字注』

(少)不多也。不多則小。故古少小互訓通用。从小。丿聲。丿、右戾也。房密匹蔑二切。又於小切。按上二切近是。少之形聲、葢於古雙聲求之。書沼切。二部。

© 汉典

少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ɑu˨˩˦; ʂɑu˥˧ 唐代读音 *shiɛ̀u *shiɛ̌u日语读音 SUKUNAI SUKOSHI SHIBARAKU韩语罗马 SO现代韩语 소越南语 thiểu

客家话 [沙头角腔] sau5 sau3 [陆丰腔] shau5 sh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seu5 [梅县腔] shau3 shau5 [宝安腔] sau3 | sau5 [客语拼音字汇] sau3 sau4 seu3 seu4 [东莞腔] sau5 sau3 [客英字典] shau5 shau3 seu3 seu5 [海陆腔] shau3 shau5 [梅县腔] sau5粤语 siu2 siu3潮州话 ziê2/zio2(chié),siou3/siao3(siàu)

近代音 審母 蕭豪韻 上聲 少小空;審母 蕭豪韻 去聲 少小空;中古音 審書母 笑韻 去聲 少小韻 失照切 三等 開口;審書母 小韻 上聲 少小韻 書沼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豪部 ;透母 豪部 ;王力系统:書母 宵部 ;書母 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少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少」 乙189合19772「少」 𨟭侯少子簋春秋晚期集成4152「少」 郭.五.43「少」 說文‧小部「少」 睡.效5「少」
「少」 蔡侯紐鐘春秋晚期集成210「少」 包2.50
「少」 哀成叔鼎春秋晚期集成2782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䔠(shao3)
    2. 䒚(shao3)
    3. 㪢(shao3)
    4. 袑(shao4)
    5. 娋(shao4)
    6. 邵(shao4)
    7. 卲(shao4)
    8. 㷹(shao4)
    9. 䙼(shao4)
    10. 䬰(shao4)
    11. 绍(shao4)
    12. 紹(shao4)
    13. 柖(shao4)
    14. 捎(shao4)
    15. 睄(shao4)
同部首
    1. 尟
    2. 尝
    3. 慕
    4. 尕
    5. 尡
    6. 恭
    7. 尐
    8. 尚
    9. 忝
    10. 尘
    11. 尞
    12. 㝻
同笔画
    1. 双
    2. 罓
    3. 斗
    4. 丰
    5. 斤
    6. 风
    7. 仑
    8. 水
    9. 卆
    10. 𠔂
    11. 仅
    12. 㐋
小学古诗词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翁卷 《乡村四月》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清·龚自珍 《已亥杂诗》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宋·苏轼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初中古诗词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宋·欧阳修 《醉翁亭记》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宋·辛弃疾 《丑奴儿》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