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夫 dàifu
[doctor] [口]∶医生
◎ 大夫 dàfū
[senior official in feudal China]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
职官名。历代沿用,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如御史大夫、光禄大夫、大中大夫等。
-
宋朝对有特殊技艺者的尊称。《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启请婆婆,过对门裱褙铺里请璩大夫来说话。」
-
复姓。如汉代有大夫但。
-
医生。《红楼梦.第五一回》:「我叫人请了大夫,悄悄的从后门进来瞧瞧就是了。」
英语 senior official (in imperial China), doctor, physician
德语 Arzt (S, Med), Ärztin (S, Sprachw)
法语 docteur, médecin (titre donné aux hauts fonctionnaires dans la société féodale)
大夫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大夫(医生)
大夫,多义词。大夫这个称谓,是古代的一个官职,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至唐宋尚有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至宋代,大夫和医生开始产生联系。
大夫(古代官衔)
①古代官阶名称。
指从五品官员,地位低于公和卿,金朝大夫指从六品官员。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殷周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等。
②古代职官的级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以后,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官职。至唐宋尚有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文官官阶之称号。
明清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校尉。“大夫”作为散官官衔时指六品及以上官员,但作为实职时则无品级规定,六品以下官职亦可称大夫,如汉朝礼官大夫、中散大夫、谏议大夫品秩均为六百石,与级别最低的县令同级(县令品秩为千石至六百石)。
③秦汉二十级爵中的第五级。《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庭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
wikipedia
大夫(拼音:dà fū,注音:ㄉㄚˋㄈㄨ),古代东亚职官名。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大夫之名,为君主之顾问,无固定员数,亦无固定职务,依诏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