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四科

拼音 sì kē

注音 ㄙˋ ㄎㄜ

四科 词语解释

解释
1.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2.南朝宋东观设置的四门学科。指儒学﹑玄学﹑文学﹑史学。 3.汉代举士的四种科目。 4.指汉代以德行举士的四条标准。 5.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 6.人品四等。即容悦之凡臣﹑社稷之臣﹑天民﹑大人。《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7.诗文的四种形式。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
-----------------
国语辞典
四科sì kēㄙˋ ㄎㄜ
  1. 孔门四科。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宋.邢昺.疏:「夫子门徒三千,达者七十有二,而此四科,唯举十人者,但言其翘楚者耳。」

  2. 文体的四种形式。指奏议、书论、铭诔、诗赋。《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

© 汉典

四科 网络解释

百度百科

四科

  • 四科是指原为儒家评定人物的分类。始见于《论语·先进》,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汉书·郑玄传》:“仲尼之门考以四科。”隋崔赜著《八代四科志》(见《隋书·崔廓传》),即以四科为人物分类。汉代察举立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 © 汉典

    【加载评论 】

    近同音
      1. 私刻
      2. 私客
      3. 絲窠
      4. 丝窠
      5. 私窠
      6. 思渴
      7. 俟時
      8. 祀舍
      9. 肆既
      10. 肆野
      11. 肆瘞
      12. 駟牡
      13. 金柯
      14. 鸣柯
      15. 榴顆
      16. 绣窠
      17. 金珂
      18. 巢窠
    相关词语
      1. 四合頭
      2. 四攻
      3. 四愁诗
      4. 四梢
      5. 四門館
      6. 四律五论
      7. 狂三诈四
      8. 連三接四
      9. 吼三喝四
      10. 沒三沒四
      11. 烏不三,白不四
      12. 丢三落四
      13. 科谪
      14. 科頭圓子
      15. 科硏所
      16. 科目儒
      17. 科普
      18. 科問
      19. 魏科
      20. 選科
      21. 海桐科
      22. 六科
      23. 昇科
      24. 连科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