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iā

ㄐㄧㄚ

部首 手

部外 5

總筆畫 8

挾 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2B8

左右結構

121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tpy

qhio

dmw

52032

拼音 jiā

注音 ㄐㄧㄚ

部首 手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62B8筆順 1213454

抸 基本解釋

● 抸

jiā ㄐㄧㄚˉ


  1. 挈。
  2. 同「挾」,持。
【漢典】
【卯集中】【手】 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抸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集韻】作荅切,音帀持也。【玉篇】挈也。與挾同。

【漢典】
【卷十二】【手】

↳挾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抸」字頭,请參考「挾」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俾持也。从手夾聲。胡頰切

《說文解字注》

(挾)俾持也。俾持,謂俾㚒而持之也。亦部㚒下曰:盜𥨸褱物也。俗謂蔽人俾㚒。然則俾持正謂藏匿之持。如今人言懷挾也。孟子挾貴、挾賢、挾長、挾有勳勞、挾故。此皆本義之引申,音胡頰切。若詩禮之挾矢、周禮之挾日,音皆子協反。挾日,干本作帀日。左傳作浹,謂十日徧也。禮注:方持弦矢曰挾。謂矢與弦成十字形也。皆自其交會處言之。古文禮挾皆作接。然則接矢爲本字。挾矢爲叚借字與。从手㚒聲。各本作夾聲,篆體亦从二人,今皆正。从二入,以形聲中有會意也。胡夾切。八部。

【漢典】

抸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Ą˥ 越南语 bẹp

客家话 [梅县腔] hiap8 giap8 kiap8潮州话 zah4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抸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挾」。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挾」 說文‧手部「抸」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挾
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伽(jia1)
    2. 浃(jia1)
    3. 笳(jia1)
    4. 犌(jia1)
    5. 貑(jia1)
    6. 徍(jia1)
    7. 痂(jia1)
    8. 鎵(jia1)
    9. 夹(jia1)
    10. 䇲(jia1)
    11. 埉(jia1)
    12. 葭(jia1)
同部首
    1. 據
    2. 搘
    3. 拸
    4. 搧
    5. 擟
    6. 捆
    7. 扤
    8. 挎
    9. 揎
    10. 撘
    11. 㨹
    12. 揽
同筆畫
    1. 住
    2. 沘
    3. 闳
    4. 㧍
    5. 求
    6. 局
    7. 佥
    8. 汧
    9. 妧
    10. 灸
    11. 扸
    12. 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