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简繁

kùn

ㄎㄨㄣˋ

部首 目

部外 7

总笔画 12

简体 困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774F

左右结构

25111251234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hlsy

buwd

ljf

66000

拼音 kùn

注音 ㄎㄨㄣˋ

部首 目 部外 7总笔画 12

统一码 774F笔顺 251112512341

通

睏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睏

kùn ㄎㄨㄣˋ

     ◎ 见“困”。

英语 be tired, sleepy

法语 se trouver dans l'embarras,se tracasser,se tourmenter,être affligé,encercler,fatigué

© 汉典

睏 國語辭典

困ㄎㄨㄣˋkùn
动
  1. 睡。如:「困觉」、「困一会儿」。《老残游记·第五回》:「我困在大门旁边南屋里,你老有事,来招呼我罢!」

  2. 倦而欲睡。如:「我太累了,困得睁不开眼来。」、「你若困了,就先上床睡吧!」

© 汉典
【丑集上】【囗】 困·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睏”字头,请参考“困”字。)
【丑集上】【囗】 困·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4

〔古文〕𣏔【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悶切,坤去聲。【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書·大禹謨】不廢困窮。【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論語】不爲酒困。【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禮·中庸】或困而知之。【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𨷖,况國相乎。

又叶苦昆切,音坤。【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叶苦卷切,款去聲。【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 汉典
【卷六】【囗】

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睏”字头,请参考“困”字:)
【卷六】【囗】
『說文解字』

故廬也。从木在囗中。𣏔,古文困。苦悶切

『說文解字注』

(困)故廬也。廬者二畞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樹牆下以桑是也。故字從囗木。謂之困者、疏廣所謂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也。困之本義爲止而不過。引伸之爲極盡。論語。四海困竆。謂君德充塞宇宙。與横被四表之義略同。苞注曰。言爲政信執其中、則能竆極四海。天祿所以長終也。凡言困勉、困苦皆極盡之義。从木在囗中。苦悶切。十三部。


(𣏔)古文困。廣雅。橜機闑𣏔也。按稚讓用𣏔爲梱字。此可證四海困竆之義。

© 汉典

睏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ən˥˧ 日语读音 NEMUR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wun3 kwun5 [台湾四县腔] kun5 kun3 [宝安腔] kun5 [海陆腔] kun5 kun3 [客语拼音字汇] kun4粤语 kwan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睏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困」。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困」 粹61合34235「困」 包2.145「𣏔」 說文古文「困」 睡.為2「睏」「困」 「睏」
「困」 說文‧囗部
甲骨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涃(kun4)
    2. 㫻(kun4)
    3. 困(kun4)
同部首
    1. 睭
    2. 䁨
    3. 䁴
    4. 眡
    5. 䁑
    6. 睛
    7. 瞆
    8. 睊
    9. 眱
    10. 䀶
    11. 矒
    12. 睾
同笔画
    1. 溞
    2. 勛
    3. 𠌄
    4. 閕
    5. 㑶
    6. 䖵
    7. 棭
    8. 鄓
    9. 琣
    10. 嵝
    11. 跉
    12. 䊆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