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繁体部首索引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繁体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yìng

ㄧㄥˋ

部首 女

部外 10

总笔画 13

㑞 𠈪 𠊶 𡟒 𦩩 𠈫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AB5

左右结构

3511431134531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eudv|eugv

bfqv

quzm

79244

拼音 yìng

注音 ㄧㄥˋ

部首 女 部外 10总笔画 13

统一码 5AB5笔顺 3511431134531

标

媵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媵

yìng ㄧㄥˋ

  1. 古代指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妃嫔~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2. 古代称姬妾婢女:妾~。~侍。
  3. 送,相送:“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予。”

英语 a maid who accompanies bride to her new home; to escort; a concubine

法语 servante accompagnant la jeune mariée dans sa nouvelle maison

© 汉典

媵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媵 yìng

〈动〉

(1) (形声。从女,朕( zhèn)声。本义:指随嫁,陪送出嫁)

(2) 同本义 [accompany]

媵御馂。——《仪礼·士昏礼》。注:“古者嫁女,必娣姪从之,谓之媵。”

以媵秦穆姬。——《左传·僖公五年》

(3) 又如:媵婢(陪嫁的婢女);媵从(陪嫁的女子);媵女(指侄娣从嫁者)。亦指以臣仆陪嫁。如:媵臣(古时随嫁的臣仆);媵从(随嫁的臣仆);媵御(古婚礼中男女双方的侍从)

(4) 相送;致送 [give;present]

媵,送也。——《尔雅》

媵布席于奥。——《仪礼·士昏礼》。注:“媵,送也。”

媵觚于宾。——《仪礼·燕礼》。注;“媵,送也。”

鱼鳞鳞兮来媵予。——《楚辞·九歌·河伯》

媵有莘之妇。——《楚辞·天问》

词性变化


◎ 媵 yìng

〈名〉

(1) 古代嫁女时随嫁或陪嫁的人 [bridesmaid]

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

(2) 小妻 [concubine]

且买妾纳媵,因聘为资。——南朝梁· 沈约《秦弹王源》

(3) 又如:媵侍(妾和婢);媵御(姬妾);媵嬖(宠妾)

(4) 庶贱者,服役的女人 [humble person]

媵人持汤沃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媵婢(侍婢);媵母(普通妇女)

© 汉典

媵 國語辭典

媵ㄧㄥˋyìng
名
  1. 古代陪送出嫁的女子和男子。《仪礼·士昏礼》:「媵御馂。」汉·郑玄·注:「古者嫁女必姪娣从,谓之媵。姪,兄之子。娣,女弟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文衣之媵七十人。」

  2. 侍妾。《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衍娶北地任氏为妻,悍忌,不得蓄媵妾。」

动
  1. 陪嫁、送嫁。《左传·僖公五年》:「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以媵秦穆姬。」晋·杜预·注:「送女曰媵。」

  2. 相送。《楚辞·屈原·九歌·河伯》:「波滔滔兮来迎,鱼邻邻兮媵予。」《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迅飙㴋其媵我兮,鹜翩飘而不禁。」

© 汉典
【丑集下】【女】 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媵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 媵·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以證切,音孕。【說文】送也。【釋文】古者同姓娶夫人,則同姓二國媵之。【釋名】三品曰姬,五品曰媵。【左傳·成八年】凡諸侯嫁女,同姓媵。

又飮爵亦曰媵。【儀禮·燕禮】主人媵爵于賓。【註】先飮一爵,後一爵從之也。

又凡送皆曰媵。【楚辭·九歌】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子。

又寄物爲媵。本作𦩩。【揚子·方言】𦩩,寄也。从月。俗从月,非。 一作𠊶。月字从冂內冫。

© 汉典
【】【】

𠈪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未收录“媵”字头,请参考“𠈪”字:)
【】【】
『說文解字注』
送也。𠈪今之媵字。釋言曰。媵、將、送也。周易。媵口說也。虞曰。媵、送也。燕禮。大射。媵觚于賓。鄭注。媵、送也。九歌曰。魚隣隣兮媵予。王注。媵、送也。送爲媵之本義。以姪娣送女乃其一耑耳。公羊傳曰。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是也。今義則一耑行而全者廢矣。从人。灷聲。今形从女者、由一耑之義獨行故也。灷、許書無此字。而送𠈪朕皆用爲聲。此亦許書奪屚之一也。以證切。六部。朕送二字古音當亦在六部也。吕不韋曰。有侁氏㠯伊尹𠈪女。吕氏春秋孝行覽本味篇曰。湯於是請取婦爲婚。有侁氏喜。以伊尹爲媵送女。爲送二字。乃後人所𡚶增。許所據不如是。凡許引吕氏春秋。皆直書吕不韋曰。此與爝下是也。惡其人也。古文㠯爲訓字。訓與𠈖音部旣相距甚遠。字形又不相似。如疋足、屮艸、丂亏之比。今按訓當作揚。由揚譌詠。由詠復譌訓。始則聲誤。終則字誤耳。檀弓。杜蕢洗而揚觶。注云。舉爵於君也。禮揚作媵。揚、舉也。媵、送也。揚近得之。據此知禮經作媵。記作揚。媵爲古文揚字。燕禮。媵觚於賓。注云。讀或爲揚。葢禮家舊讀媵爲揚。許亦用禮家舊讀說也。若今文禮媵作騰。騰正與揚義協。
© 汉典

媵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日语读音 OKURU TSUKISOHI OKURIME OKURIBITO韩语罗马 ING现代韩语 잉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yang3 [台湾四县腔] jin3 [客英字典] jin3 [海陆腔] rin3粤语 jing6潮州话 rêng6(jĕng) [揭阳、潮阳]uêng6(uĕng)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證韻 去聲 孕小韻 以證切 三等 開口;牀船母 證韻 去聲 乗小韻 實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登部 ;王力系统:餘母 蒸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汉典

媵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賸」 尹叔作曼姞鼎西周中期集成2282「賸」 曾124「賸」 說文‧貝部「賸」 睡.法170「媵」
「賸」 龏妊甗西周中期集成877
「朕」 鄭大內史叔上匜西周晚期集成10281
金文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㑞
𠈪
𠊶
𡟒
𦩩
𠈫
© 汉典

【加载评论 】 【论坛讨论】

同音字
    1. 眏(ying4)
    2. 䙬(ying4)
    3. 㚞(ying4)
    4. 鞕(ying4)
    5. 鱦(ying4)
    6. 膡(ying4)
    7. 瀴(ying4)
    8. 䤝(ying4)
    9. 㶈(ying4)
    10. 应(ying4)
    11. 硬(ying4)
    12. 㑞(ying4)
同部首
    1. 娀
    2. 㜗
    3. 姯
    4. 妰
    5. 㛓
    6. 嫪
    7. 姿
    8. 姓
    9. 㜍
    10. 妻
    11. 妣
    12. 孍
同笔画
    1. 歲
    2. 楫
    3. 硼
    4. 裷
    5. 煵
    6. 缠
    7. 塱
    8. 艀
    9. 琿
    10. 尲
    11. 腠
    12. 瑒
初中古诗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意 见 反 馈
  • 联 系 我 们
  • 关 于 汉 典
  • 免 责 声 明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