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基本解释
靳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革,斤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辕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辕马的代称)
(2) 同本义 [trappings under the neck of a horse]
靳,当膺也。——《说文》
吾从子,如骖之靳。——《左传·定公九年》。注:“车中马也。言如骖马之首,当服马之靳,相随从也。”
(3) 又如:靳令(靳固,确定。指严格执行法令);靳道(同“劲道”。指面觔吃起来有韧性。喻性格柔中有刚)
(4) 游环 [hide loop]。在马服背上的皮环,骖马的外辔穿过它,以便起到控制骖马奔离车辕的作用
弸辕谓之靳。——《广雅》
(5) 姓
词性变化
动
(1) 吝惜 [grudge;be stingy]
悔不小靳,可至千万。——《后汉书·崔石传》
(2) 又如:靳惜(靳啬。吝啬,小气);靳色(吝惜的脸色);靳固(吝惜固执);靳令(严格执行法令);靳道(韧性);靳而不与
(3) 讥笑 [ridicule]
宋公靳之。——《左传·庄公十一年》。 杜预注:“戏而相愧曰靳。”
【漢典】
靳 國語辭典
名
古代四馬駕車,中間兩匹馬當胸繫著的皮帶。《左傳·定公九年》:「吾從子,如驂之靳。」唐·孔穎達·正義:「古人車駕四馬,夾轅二馬謂之服,兩首齊,其外二馬謂之驂,首差退。靳是當胸之皮也。」
姓。如清代有靳輔。
動
吝惜。宋·蘇軾〈杭州上執政書〉:「上戶有米者,皆靳借不肯出。」
嘲弄、戲弄。《新唐書·卷一九六·隱逸傳·王績傳》:「績之仕,以醉失職,鄉人靳之。」
【漢典】
靳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