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形
(1) 花草的香气很浓的——常叠用 [fragrant]
菲菲,香也。——《广雅》
芳菲菲兮满堂。——《楚辞·东皇太一》
别来春物已再菲,西望不见红日围。——苏轼《作书寄王晋卿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
(2) 又如:菲薇(草木茂密的样子)
词性变化
名
(1) 一种无色结晶烃C 14 H 10 ,熔点约100°C,其母核由某些生物碱降解生成,用于染料和药物的合成 [phenanthrene]
(2) 菲律宾的简称 [the Philippines]
常用词组
基本词义
名
(1) (形声。从艹,非声。本义:菲菜,一种芜菁类植物。又名芴、刹恕⑼凉)?
(2) 同本义 [edible vegetable—a kind of radish]
菲,芴也。——《说文》
菲,芴。——《尔雅》。注:“即土瓜也。”
采葑采菲。——《诗·邶风·谷风》
(3) 又如:采菲(采集菲菜)
(4) 通“剕”( fèi)。刖足,即断足,古代五刑之一 [cuting of the feet]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菲,对屦;杀、赭衣而不纯。——《荀子·正论》
(5) 通“屝”( fèi)。草鞋,蔴鞋 [bast sandals]
不杖,不菲,不次。——《礼记·曾子问》
手为错,足下无菲。——《古诗·孤儿行》
词性变化
形
(1) 微薄;使之微薄 [meagre;humble]
菲,薄也。——《小尔雅》
不以菲废礼。——《礼记·坊记》
菲饮食。——《论语》
菲履赭衣。——《汉书·刑法志》。注:“草履也。”
卑宫菲食。——陆机《辨亡论》
(2) 又如:菲陋(才学微薄);菲葑(比喻微贱之人);菲才寡学(才能小而学识浅);菲己(待己菲薄)
常用词组
菲 國語辭典
一種菜。《爾雅·釋草》:「菲,蒠菜。」晉·郭璞·注:「菲草,生下溼地,似蕪菁,華紫赤色,可食。」
微薄的。如:「菲薄」、「菲酌」、「菲儀」。《兒女英雄傳·第二回》:「裡面卻用赤金鑲成,再用漆罩了一層,這分禮可就不菲。」
草鞋。《樂府詩集·卷三八·相和歌辭十三·古辭·孤兒行》:「手為錯,足下無菲。」通「屝」。
參見「芳菲」、「菲菲」等條。
菲律賓的簡稱。如:「中菲關係」。
菲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ei˥; fei˨˩˦ 唐代读音 piəi piə̌i日语读音 USUI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
客家话 [海陆腔] fui1 fui3 [客英字典] fui1 [台湾四县腔] fi1 fi3 [梅县腔] fi1 fui1 [宝安腔] fui1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粤语 fei1 fei2
近代音 非母 齊微韻 平聲陰 非小空;中古音 敷母 微韻 平聲 霏小韻 芳非切 三等 合口;敷母 尾韻 上聲 斐小韻 敷尾切 三等 合口;奉母 未韻 去聲 𦦷小韻 扶沸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滂母 灰部 ;滂母 灰部 ;王力系统:滂母 微部 ;滂母 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