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簡析(二)
汤可敬
作者简介:汤可敬,1941年出生于湖南益阳,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院(今湖南师大)中文系,1992年被评聘为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说文学与汉语史研究。编著《新编古代汉语》(1989年北京出版社出版,1992年修订,并更名为《古代汉语》),曾获国家教委第二届(1986-1989)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专著《说文解字今释》(1997年岳麓书社初版,2006年再版),曾入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初评,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另发表《词诠述评》《部首略说》《说文“多形多声说”研究》等四十余篇论文。

是彎曲的镰刀。由此可見,許慎時代古侯切或九遇切這類音常常表示彎曲義。同聲旁字,有意義相通的現象;異聲旁字以及其他異形字,只要音同音近,也有意義相通的現象。陸宗達《説文解字通論》曾舉瑗、轅、爰、援、引等為例,説明許慎非常重視音義的關係。
,左右兩視。

,左右兩眼同時對視。”“昧 昧爽,太陽噴薄而出的頃間。”“湫 湫隘的湫,低下的意思。”“參 參和商,星名。”“險 險和阻,都是艱難的意思。”“峻 峻和峭,都是高的意思。”連篆為句,是清人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録》中的一大發明。但錢氏説的“諸山水名,云山在某郡、水出某郡者,皆當連上篆讀。”甚至還連及部分草、菜。似乎不必。比如:
省。
内頭水中也。从頁
,
亦聲。
古文工从彡。
有規榘,而彡象其善飾。巫事無形,亦有規榘,而
象其兩袖,故曰同意。凡言某與某同意者,皆謂字形之意有相似者。”“與耑同意”:耑字上面的
象生長的形狀,下面的
象它的根。中間的一象地面。韭字上部象韭菜,在一的上面,一也象地面。所以説韭與耑同意。
是無聲旁字,
是形聲字。
即今天的“鍋”,漢人讀“過”。
充當
的聲旁,
的音讀確定了,
的讀音自然分明了。
屬夂(zhǐ)部,與“人兩脛”有關,又是“跨步”的意思,就是今天“跨過”、“渡過”、“經過”的過字,讀guō。把形聲字和聲旁字有序地繫聯起來,就可形成《説文》完整的形聲系統。《説文》字頭的讀音很少不在這系統的網絡之中。
”,唐人音詳歲切,讀suì。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説,“恚人”是恚人時的感嘆詞,“有聲無字”,至今無考。
,古典籍通用“亂”。上述三例“讀若”,通過音義相同的注釋,説明了古今字形的變化。《説文•木部》:“杜,甘棠也。”與
的本義無關,古典籍却常用“杜”代“
”。《説文•㣇部》:“豪,豕鬣如筆管者。”豪與
的本義無關,古典籍却常借“豪”代“
”。上兩例“讀若”,通過音同義異的注釋,説明了文字通假的現象。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

汉典: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