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出
1-6、8《汉语字形表》234页。7《古文典》 1233页。9《睡甲》91页。10《说文》127页。11 《篆隶表》402页。
会意字。商代文字作,从“” (像足形)、从“”(像坎穴)。古人穴居,字像人离开坎穴。所从“止”旁,在战国文字中讹变为“屮”。秦代文字有两种写法:小篆作,隶书作,楷书的“出”字即由后者演变而成。本义是从里面到外面(跟“入”相对)。《集韵·至韵》:“出,自内而外也。”《诗·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出于子口,入于吾耳。”引申指离开。《玉篇·出部》:“出,去也。” 《诗·齐风·嗟》:“终曰射侯,不出正兮。” (侯:用布或兽皮做的箭靶。正zhēng:靶心)又引申指发出。《商君书·更法》:“于是遂出垦草令。”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又指拿出,交纳。汉曹操《抑兼并令》:“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又指支出。汉桓宽《盐铁论·贫富》:“量入为出,节俭以居之。”又引申指出产,生产。《荀子·富国》:“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以:而。易:治理,这里指管理得好)汉桓宽《盐铁论·本议》:“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又指产生,发生。《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又引申指出现,显露。《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陌上桑》:“曰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引申指超出,超过。《孟子·公孙丑上》:“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冀小军)
——李学勤《字源》
扩展阅读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刘禹锡的两句名诗。“日出”的“出”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下部是一条上弯的曲线,表示这是一个门口或土坑口,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表示一只脚从门口或土坑口走出的样子。金文②也是这个意思,只不过那个门口或土坑口偏到右边了。小篆③发生了伪变,脚像个“山”字形,下面的门口或土坑口则仍能看出个大概。楷书④则变成了两个“山”字的重叠形。
“出”字的本义是“出去”,后引申为“发出”义,如《商君书•更法》:“于是遂出垦草令。”即为“发出开垦荒地的命令”。又能引申为“产生”义,如《荀子•劝学》:“肉腐出虫。”但是,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这个“出”字是“出现”或“显露”的意思。
——左民安《细说汉字》
汉典: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