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参
1、2《金文编》472页。3、4《金文编》473页。5《战文编》468页。6《古玺》171页。7《楚系简帛》575页。8、9《说文》141页。10、11《睡甲》105页。12《篆隶表》458页。
形声字。金文作“”,像一个跪着的人头顶三星之冠形,或即“簪”之本字。“簪”为精纽、侵部字,与“参”古音接近。或添加了“彡”旁,作为声符。“彡”为山纽、侵部字,与“参”古音相同。在金文中多假借为“三”字。盠方尊:“用司六师、王行、参(三)有司:司徒、司马、司空。”(《集成》11.6013)春秋金文或作“
”,省略了“人”形。战国金文或从三“日”,用为“参(三)军”之“参”。此皆音sān。战国古玺文字作“
”,字形讹变为从勿,从
。《说文》:“曑,商星也。从晶,㐱声。
,曑或省。”所从字形略有讹变,后隶变为“参”。《说文》所训实际上是“动如参商”之“参”的本字,为星宿之名。此音为shēn。一般训为“参与”、“参互”、“混同”等义的“参”则音cān。如《庄子·在宥》:“吾与日月参光。”而“参差”之“参”则音cēn。又假借为“骖”,如《史记·魏世家》:“韩康子为参乘。”一般称为“人参”的“参”其本字则为“薓”。而“参杂”的“参”则又为“糝”字的假借。此外,“参”又假借为“掺”、“椮”、“嵾”、“傪”、“岑”等。“曑”、“參”今皆简化为“参”。(王志平)
——李学勤《字源》
扩展阅读
这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参”字,本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下部为人形,人上有三颗星,表示参星高照。②是金文的形体。星的左下方有“彡”,表示星的光芒。朱芳圃说:“参象参宿三星在人头上,光芒下射之形。”③为小篆的形体,与金文相似。④为楷书繁体字。⑤为简化字。
汉典: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