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戈
这是“跃马横戈”的“戈”字。甲骨文①就是“戈”的象形字。金文②的上部是“戈”的锋利的“刃”,下部是“戈”的长柄,也是像“戈”的样子。可是小篆③就不像了。④是楷书的形体。
“戈”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兵器,如《荀子•议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就是说:古代的兵器,也不过是戈、矛、弓、箭罢了。又因为“戈”的形状像公鸡打鸣时昂着头的样子,所以汉朝人也叫“戈”为“鸡鸣”。
“戈”字与“弋”字在上古本为同字,“弋”的写法仅少一撇,但是读音不一样。“弋”读yì(意),江西省有个弋阳县,我们不能叫“戈阳县”,地方戏弋阳腔不能叫做“戈阳腔”。
戈”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戈”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武器或格斗有关,如“戊”、“戒”、“戎”、“战”、“戍”等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象形字。像戈形。商代金文“戈”字作,像戈援、内(右下系饰物)、柲(右上有饰物)、鐓之形。甲骨文或作
,援、内相连为一横。西周金文或作
,柲饰下移,鐓上移到柲中,柲作弧形。战国文字承袭西周金文,或加“金”加“皿”繁化。本义是兵器名,勾兵之一。《说文》:“戈,平头戟也。”攻吴王夫差戈:“攻吴王夫差自乍(作)其用戈。”高密戈:“高密造戈。”《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引申为战乱、战争。(徐在国)
——李学勤《字源》
汉典:www.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