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開卷有益  > 正文

郭忠恕:率性的北宋界画第一人

叶之秋

作者简介:叶之秋,本名段钱龙,江西鹰潭人,已出版图书7本。《勘破西游》系列掀品西游狂潮,汇聚百万粉丝。

郭忠恕,字恕先,五代宋初人,中国唐宋时代成就最高的界画大师。

所谓界画,就是绘画时以界尺为引线,描绘宫室、楼台、屋宇。界画虽然晋代已有,隋唐出现了一些名家,但直到五代宋朝才真正进入高峰。五代两宋名家辈出,站在时代巅峰的,就是郭忠恕。

郭忠恕少年天才,早在七岁的时候就参加了童子举,并且以高等及第。所谓童子举,就是唐宋以来针对十岁以下儿童举行的一种考试。考试范围为《论语》《孝经》和《六经》。考试既简单又困难。考官从这些典籍中任意挑出十道题目让考生背诵,十题通过就可以出仕,通过七道,就赐给出身。郭忠恕不但全对通过,还因为精通小篆和隶书,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让主考官大加赞赏。

和许多书画诗词名家一样,郭忠恕本有着浓厚的政治抱负,希望在仕途上一展拳脚。可是,郭忠恕本性率真,有话直说,于是处处碰壁。

郭忠恕二十岁了。后汉隐帝堂弟湘阴王刘赟久闻郭忠恕大名,邀请郭忠恕帮忙。郭忠恕慨然前往,出任徐州推官,负责司法诉讼。不久,后汉隐帝被杀,朝廷宰臣推举湘阴王刘赟继任。刘赟很高兴,郭忠恕却很担忧。当时朝中大权掌握在权臣郭威手中,也正是郭威发动兵变,逼死了后汉隐帝。郭威怎么可能把嘴里的肥肉给吐出来?

不久,郭威派遣宰相冯道前来徐州迎接湘阴王刘赟,刘赟欣然前往。走到半路上,就传来郭威称帝、发兵攻打都城的消息。刘赟很恐惧,不知如何是好。年轻的郭忠恕处之泰然,告诉刘赟,如今郭威势大,前往都城无异于自投罗网,不如杀掉宰相冯道,宣布和郭威决裂,然后北上河东,投靠刘赟生父河东节度使刘崇。可是,刘赟却对称帝依然抱有幻想,在宋州迟疑不前。结果,郭威手下大将赶到,将刘赟拘押,最后秘密将刘赟毒死。郭忠恕百般营救无效,只能黯然离开。

郭威建立后周,为了标榜自己宽仁大度,郭威特意下诏征召郭忠恕出仕为官。郭忠恕本不愿意在郭威手下为官,可又担心遭郭威忌恨,只能到太学担任国子博士,主讲《周易》。

正是在那几年,郭忠恕逐渐抛弃了治国平天下的梦想,恋上了书法绘画。郭忠恕的画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

入宋之后,郭忠恕几次辞官,都不被批准。有一次,郭忠恕和监察御史符昭文起了点冲突。一来,上班前郭忠恕喝了点酒;二来,郭忠恕一向看不起符昭文这种倚仗家门封荫博取官职的官二代。两个人越吵越凶。御史拟写奏章,要在朝会时公开弹劾郭忠恕。郭忠恕大怒,冲上去把人家手中的奏章抢过来,三下两下撕成碎片。在古代,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撕掉臣下的奏章。这下郭忠恕惹恼了宋太祖。宋太祖下令将郭忠恕贬为乾州司户参军(管理州县户籍的小官)。

官职虽然降了,可郭忠恕脾性不改。州从事(类似市长秘书)对郭忠恕很傲慢,郭忠恕挥起拳头,把从事官暴打一顿。之后,郭忠恕愤然离开乾州。宋太祖听到奏报,认定郭忠恕藐视朝廷法纪。即便事出有因,犯官也不能擅自离开贬所。郭忠恕被削去官籍,发配灵武地区劳改。

劳改结束之后,郭忠恕对仕途彻底失望。从此之后郭忠恕漫游在关中、洛阳之间。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见了人无论贵贱,郭忠恕一律称之为“猫”。郭忠恕爱和一些贩夫走卒混在一起,常常和他们勾肩搭背,开心地说:“能够和我做朋友的,那都是你们这些人啊。”在那些卑微的普通民众身上,郭忠恕感受到了最朴素的人情美。此事参见《事实类苑》。

对待那些豪门权贵,郭忠恕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有个大款喜欢收藏字画,却人品低劣。那大款知道郭忠恕从不轻易答应作画,忍痛把郭忠恕请到家中,每天好酒好菜招待。住了十天半个月,那富人拿出足足一匹白绢,让郭忠恕作画。一匹,那就是三十三米。从来作画,哪里用得了这么多白绢?郭忠恕鄙视富人贪婪,也不戳穿,提起笔来画了一个风筝,然后一根长线一直往下画,画到白绢最后,线头拿在一个小孩手中。一幅《风筝图》竟然把三十多米白绢全部给用完了。富人又羞又怒。郭忠恕摔下画笔,大笑而去。

一晃,宋太宗即位。宋太宗一生好名,得知郭忠恕在民间享有大名,就让心腹宦官窦神兴寻访郭忠恕。窦神兴对郭忠恕很客气,又搬出了皇帝的名号,郭忠恕无力拒绝。此后几天,郭忠恕就住在窦神兴在宫外的家中,等候宋太宗召见。郭忠恕看不起虚伪的宋太宗,更鄙视宦官窦神兴。可是,怎样才能既辞掉官爵,又不至于给家人惹祸呢?郭忠恕本来胸前长髯飘拂,很美。有一天早上,窦神兴忽然发现郭忠恕嘴上光秃秃的。窦神兴大惊,询问原因。郭忠恕哈哈一笑,说:“我不过就是学学你的样子罢了。”窦神兴有些恼火,可是又不好发作。

窦神兴把郭忠恕的行径告诉宋太宗,宋太宗皱皱眉头,也很不喜欢。不过,为了显示宽宏大度,宋太宗还是赏赐给郭忠恕官服、银带,五万个铜钱,让郭忠恕出任太学主簿,在太学中勘定历代的书画。此事参见《宋稗类钞》。

郭忠恕喜欢书画。在那几年,郭忠恕连续写了几本书,像《三体阴符经》《汗简》《佩觽》,品评历代字体演变书画源流,见识高远不同流俗。

太学虽然汇聚了一时名流,可依然有着浓重的官场习气。郭忠恕不堪管束,有心再度辞官。当时太学长官为聂崇义。这个聂崇义是靠着宰相赵普的推荐才登上高位的,道德上多少有些污点。郭忠恕写了一首打油诗嘲笑聂崇义:“近贵全为聩,攀龙即作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没想到那聂崇义颇通文墨,立刻写了一个对子反驳郭忠恕:“勿笑有三耳,全胜畜二心。”郭忠恕嘲笑聂崇义攀附权贵,谄媚低俗;聂崇义却暗示郭忠恕不满朝廷,怀有二心。聂崇义给出的罪名实在太大了。

太学官员看到郭忠恕和领导闹翻,言语中又惹上了宰相赵普,纷纷和郭忠恕划清界限。有人举报,郭忠恕上班期间多次喝酒,每次喝酒必然妄议朝政。郭忠恕还经常偷窃太学书画到坊间贩卖,牟取私利。消息传到宋太宗处,宦官窦神兴又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结果,郭忠恕被判处流放登州,即刻押解出京。

朋友们听闻消息,纷纷前来送行。友人们泪流满面,郭忠恕却嬉笑自若,坦然出京。到达济南的时候,郭忠恕回头告诉差人,说:“今天就是我的死期了!”然后郭忠恕就停下来在路边挖了小小的浅浅的坑。郭忠恕趴下身子把脸贴入坑中,仿佛在看什么。一开始,差人还以为郭忠恕在玩什么花样。可等了很久,郭忠恕的身子都一动不动。差人一触碰,才发现郭忠恕竟然真的死了。

差人大惊。差人把坑挖大,把郭忠恕埋入其中,草草安葬,回京复命。几个月之后,郭忠恕的朋友听闻消息,前来搬运尸身改葬,却发现郭忠恕的身体轻飘飘的,就仿佛蝉蜕去的壳一般。此事参见《玉壶清话》。

在大家看来,不同流俗率真自然的大画家郭忠恕不是死了,而是尸解成仙了。

—摘自叶之秋《宋史其实很有趣》

购买本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