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投

这是“投笔从戎”的“投”字,是个会意字。甲骨文①的左边是“豆”,右边是“殳”,表示“敲击”义。②是小篆的形体,由甲骨文直接演变而来。③是楷书的写法,将“豆”换成提手旁。

《说文》:“(投),繇击也。”“投”字的本义应为“敲击”,而许慎所说的“繇击”是引申义。现在多用其引申义“投掷”,如《史记•西门豹传》:“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yù)投之河中。”大意是:马上派吏卒们一起抱起那个老巫婆投到河中。由“投掷”可以引申为“扔掉”,如刘希夷《从军行》:“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这里的“投笔”是弃文就武的意思。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里的“投冠”,并不是说将帽子扔掉,而是比喻弃官。

“投桃报李”,多比喻互相赠答,语源于《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从手,从殳。《说文》:“投,擿也。”表示抛,掷。《诗·小雅·巷伯》:“取彼谮人,投畀豺虎。”引申为投入。《庄子·让王》:“吾羞见之,因自投清泠之渊。”引申为投奔,投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又引申为赠送。《正字通·手部》:“投,赠也。”《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荆亚玲蒋晓薇)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