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烄

这个“烄”字读作jiǎo,本为会意兼形声的字。甲骨文①的上部是“人”,下部是“火”,以火焚人为“烄”。②是小篆的形体,“火”移于“交”之左,其义未变。③是楷书的形体。

《说文》:“烄,交木然(燃)也。从火,交声。”许说不妥。首先,许慎把这个字看成是单纯的形声字,实际上是会意兼形声字。再者,“交”字的本义并不是“交木然”,而是在火中焚人。在上古每逢天大旱,便把女奴放在火上烧死,以乞降雨,这在甲骨文中多有记载。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兼形声字。从火,从交,交亦声。从交在火上、燃以祭天会意。本义为用火烧燎祭天。《合集》29993:“今日烄,有雨?”问今日焚人牲以祭天,是否有雨。《说文》:“烄,交木然(燃)也。”徐锴系传:“架而烧之也。”《玉篇》:“烄,交木然(燃)之,以燎祡(chái,焚柴而祭)天也。”甲骨文字形中上为两腿交叉的人形,下为火形,有的火上还有一些小点像火焰上腾之形,还有的字形火上人下有木,表示架起的柴堆;小篆变上下结构为左右结构,左“火”、右“交”;楷书由小篆演变而来。(郭小武 叶青)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