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奔

这是“星夜奔冀州”的“奔”字。这个字是个会意字。金文①的上部是一个“人”,下部是三个“止”(脚),表示一个人甩开两臂,迈开“三只脚”,当然跑得更快了。②是小篆的形体,上部的人形还在,只是下部的“止”发生了伪变,变成了三棵草形,好像一个人在草地上奔跑似的。③是楷书的形体,小篆的三棵草又变成了三个“十”字,除了书写方便以外,“十”字是毫无意义的。④是简化字。

“奔”字的本义就是“跑”,如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由“跑”又可以引申为战败逃跑,如《左传•僖公五年》:“晋灭虢(guó国),虢公丑奔京师。”意思是:晋国消灭了虢国,虢公丑就逃到京师去了。从“逃跑”又可以引申为“私奔”,这是在旧社会专指男女不依照旧礼教的规定而自相结合,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这里的“亡”是逃跑义,“奔”即为“私奔”。大意是:卓文君深夜逃跑而私投司马相如。

请注意:“奔”字在过去也可以写作“奔”或“森”,但因这两个形体较为复杂,在废除异体字时全被废掉了,现在只保留“奔”这一种写法。当然,作为人名用仍可以写成“忠”。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从夭,像摆动双臂之形;从三止,以众多脚趾表示急速运动;全字会快速跑动之意。金文字形上为摆臂快跑的人形,下面加上三个带有脚趾的脚,或在人形左边加了表示道路行走的“彳”;春秋石鼓文或由三个“走”字组成;战国文字下面的三“止”(趾形)讹变成了三“屮”(草形);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成上“大”、下“卉”,写作“奔”。本义为急走、奔跑。《说文》:“奔,走也。”西周早期召圜器:“召启进事,奔走事皇辟君。”意思是说名叫召的人(作器者自称)启禀进事,奔走劳碌以辅佐君王。《诗·周颂·清庙》:“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报答、颂扬先王,迅急奔走在清庙中)由急走、奔跑义引申为出逃、败逃、追赶、追求、私奔等义,以上义项均读bēn。由追赶、追求引申为投向、投奔、为某事奔走、接近等义,这些义项均读bèn。又读作fèn,通“贲”,义为败,如“奔军之将”。(郭小武叶青)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