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夭

这个“夭”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①像一个人弯曲两臂。金文②的形体也基本上同于甲骨文。小篆③则把弯曲的两臂之形改为向右歪头。④是楷书的写法,把歪头状改为一撇,这是为了符合汉字的笔形要求和书写方便而改动的。

“夭”字的本义就是“屈”。《说文解字》说:“夭,屈也。”屈得过头了,就会折断。所以由“屈”能引申为“折”,“短命”可称为“夭折”。一件事情未能作完也可称为“夭折”,有半途而废之义。古代的“夭折”一般不是指人为的,后来又可以引申为人为的摧折,如《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也就是说:不要砍伐树木,不要摧折花卉。

“夭”字本读为yāo(妖),但当它读为ǎo(袄)时,词义也变了。刚刚出生的禽兽叫“夭”(ǎo袄),如《淮南子•时则训》:“毋覆巢、杀胎夭。”就是说:不要把鸟巢捅翻,杀死小鸟!

请注意:古代当“夭折”、“短命”讲的“夭”字,多写作“殀”,但后来“殀”字被废除了,均写作“夭”,这主要是为了书写方便。这个“夭”字与“天”字的形体略有不同,“夭”上是一撇,“天”上是一横。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象形字。像人弯曲两臂之形。本义为弯曲,读作yāo。《说文》:“夭,屈也。”《淮南子•修务》:“(木熙者)龙夭矫,燕枝拘。”(表演高竿杂技的人像龙一样屈伸自如,像燕子一样蹲立枝头)太弯曲了就易折断,故又引申为夭折、短命、摧残、摧折等义。“夭”还假借指草木茂盛的样子,如《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读作ǎo,指动植物的幼小稚嫩者。甲骨文像人弯曲两臂之形。之所以弯曲两臂,有学者据“走”、“奔”古字形上部从“夭”加以推断,认为“夭”即像人奔跑时甩开双臂。因奔跑身如弓曲,故“夭”可表弯曲之义。小篆像人屈颈歪头之形;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屈曲的头部另成一笔,写作“夭”。(郭小武 叶青)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