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重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这个“重”字本为会意字。金文①是在"東”(,大口袋形)之中间加一个面朝左的人形,表示人背的东西极重。②是小篆的写法,其下部又增加“土”,变得复杂了。③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重,厚也。从壬東声。”许慎据小篆的形体加以分析,所以误出“壬”字。“重”字的本义为与“轻”相对,表示东西重,如《史记•秦始皇本纪》:“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石”为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也就是说:称过了,才知道轻重。由此又可以引申为“重要”、“重视”,如《荀子•强国》:“重法爱民而霸。”这是说:重视法又爱护民,这就能够称霸。

“重”又可以读chóng,作“重复”解,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删除重复。”又可作“层层”解,如陆游《九月三日•泛舟湖中》:“重重红树秋山晚,猎猎青帘社酒香。”还可以作副词用,作“重新”解,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乃重修岳阳楼。”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会意字。初文(如字形1)像一人身后背负盛得满满的囊橐,用以表示沉重义。后将形体进行并划性简化,即将人形竖画和囊橐的象形文中的竖画公用,使人形和囊橐形并和为一体,成为字形3那样的形体。春秋以降,下面又增加了土旁。汉隶平直笔画,人形和囊橐形全失。《说文》:“重,厚也。”段玉裁注:“厚斯重矣。引申之为郑重、 重叠。”表厚重、沉重义,读zhòng。引申之则为重大、重要、重视、重量、重任、重托等。重叠义,读chóng。引申之则有重复、重逢、重合、重霄、重围等。(董莲池)

——李学勤《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粤ICP备10071303号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