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典 | 古籍 | 诗词 | 书法 |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条目
导航
汉典 古籍 诗词 书法 通识
  • 查询索引
  • ............................
    汉字拆分查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体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说文部首索引
当前位置: 通识  >  汉文化  >  字字珠璣  > 正文

细说汉字:夜

左民安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甲骨文中至今还没有发现“夜”字。金文①就像正面站着一个“人”(类似于“亦”字的甲骨文形体),人的右臂下的一点表示这里就是“腋”下。他左臂下是个“月”,表示月亮已经升到人的腋下那么高了,这就是“夜间”到了。小篆②大致同于金文,其左臂之下也是“月”形。楷书③变化较大,已经很难看出“夜”的意思了。

“夜”的本义就当“晚上”讲,与“白天”相对,如岑参的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一夜”,就是“一晚上”。我们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时,常会见到“夜台”一词,如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里的“夜台”是专指“墓穴”,是墓穴的代称。为什么“墓穴”叫“夜台”呢?这是因为人进了墓穴,就等于永远是长夜,所以“夜台”又称“长夜台”,也就是暗喻死去。(李周翰注《文选·陆机《<挽歌>》)

请注意:“夜”还有一个异体字“亱”,因“夜”与“月”有关,而与“旦”义不合,所以在废除异体字时,就把含有“旦”字的“亱”废除了,现在只能写“夜”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形声字。金文作“”,从夕,亦省声。或从“月”作“”。春秋金文或作“”,从“亦”不省,战国楚文字或从“夕”在“亦''下之形。《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段玉裁注:“休舍,犹休息也。舍,止也。”“舍”古音是书纽、鱼部字,与“夜”声音相近。故许慎声训如此。日出为“昼”,月出为“夜”。效尊:“效不敢不迈(万)年夙夜奔走扬公休。”(《集成》11.6009)有时特指鸡鸣时刻。《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嘑旦,以百官。”郑玄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引申为“暗昧”之义。《管子·侈靡》:“大昏也,博夜也。”注:“夜,暗昧之行也。”又假借为“液”

“掖”、“射”等。(王志平)

——《字源》


投稿邮箱:admin@zdic.net

汉典主站:www.zdic.net

汉典论坛:bbs.zdic.net

汉典手机站:m.zdic.net

【加载评论 】

  • 意见反馈
  • 联系我们
  • 关于汉典
  • 版权声明
  •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179号
  • 粤ICP备10071303号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