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kuǐ

ㄎㄨㄟˇ

部首 頁

部外 4

總筆畫 10

繁體 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擴展D U+2B806

左右結構

拼音 kuǐ

注音 ㄎㄨㄟˇ

部首 頁 部外 4總筆劃 10

擴展D 2B806

𫠆 基本解釋

● 頍

(頍)

kuǐ ㄎㄨㄟˇ


  1. 見「頍」。
【漢典】
【戌集下】【頁】 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頍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𫠆」字頭,请參考「頍」字。)
【戌集下】【頁】 頍·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4

【唐韻】丘弭切【集韻】【韻會】【正韻】犬蘂切,𠀤音跬。【說文】舉頭也。从頁支聲。【詩·小雅】有頍者弁。【六書故】禮:緇布冠𦈫項。鄭康成讀𦈫爲頍。冠無筓者用頍,以組圍頭,以繫冠。𦈫其當項處,以俟繫束也。弁有筓不用頍,故毛傳直緣詩辭,以爲弁貌。

又【集韻】窺絹切【五音集韻】犬縣切,𠀤缺去聲。義同。一曰頭小而銳。

又【集韻】五委切,音硊。弁貌。

【漢典】
【卷九】【頁】

↳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𫠆」字頭,请參考「頍」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舉頭也。从頁支聲。《詩》曰:“有頍者弁。”丘弭切

《說文解字注》

(頍)舉頭也。此頍之本義也。故?字从頁。士冠禮。緇布冠缺項。注。缺讀爲頍。頍圍髪際。結項中。隅爲四綴以固冠。今未冠筓者箸冠卷。頍象之所生也。滕薛名簂爲頍。如鄭說則頍所以支冠。舉頭之義之引伸也。小雅。有頍者弁。傳曰。頍、弁皃。弁、皮弁也。惟舉頭曰頍。故載弁亦曰頍。義之相因而引伸者也。从𩑋。支聲。丘弭切。十六部。詩曰。有頍者弁。頍弁篇。

【漢典】

𫠆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颚
    2. 预
    3. 颃
    4. 颒
    5. 颠
    6. 颊
    7. 须
    8. 颟
    9. 颖
    10. 颍
    11. 颗
    12. 颔
同筆畫
    1. 砵
    2. 珯
    3. 栧
    4. 涗
    5. 眢
    6. 倀
    7. 展
    8. 桝
    9. 鿄
    10. 偀
    11. 疸
    12. 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