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iāo

ㄐㄧㄠ

部首 龜

部外 4

總筆畫 20

𪚱 𤒅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A6B0

上下結構

32512534155115114444

五筆

倉頡

鄭碼

tmgo

huf

rwuo

拼音 jiāo

注音 ㄐㄧㄠ

部首 龜 部外 0總筆劃 20

擴展B 2A6B0筆順 32512534155115114444

𪚰 基本解釋

● 𪚰

jiāo ㄐㄧㄠ


  1. 龜燒焦而不顯兆紋。《説文•火部》:「𪚰,灼龜不兆也。《春秋傳》曰:『龜焦不兆。』」
【漢典】
【亥集下】【龜】 𪚰·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4

𪚰 《康熙字典》

【亥集下】【龜】 𪚰·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4

【廣韻】卽消切【集韻】【韻會】【正韻】兹消切,𠀤音焦。灼龜卜兆而焦也。

【漢典】
【卷十】【火】

𪚰 《說文解字》

【卷十】【火】
《說文解字》

灼龜不兆也。从火从龜。《春秋傳》曰:“龜𤒅不兆。”讀若焦。即消切

《說文解字注》

(𪚰) 灼龜不兆也。从龜火。 从韵會。此會意也。 春秋傳曰:卜戰,龜𪚰,不兆。 左傳哀二年:卜戰,龜焦。無不兆二字。按許所據葢有不兆,與下文以故兆詢相貫。而焦作𪚰,則淺人所改也。焦者火所傷也,龜焦曰𪚰。許引傳說龜火會意,如引豐其屋,艸木麗於地同。 讀若焦。 音義皆同。卽消切。古音在三部。讀如揫,故𥤛以為聲。

【漢典】

𪚰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𪚰」說文‧火部 「𪚰」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𪚱
𤒅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䶲
    2. 䶯
    3. 䶱
    4. 䶰
同筆畫
    1. 蘝
    2. 鐩
    3. 䃳
    4. 譟
    5. 騳
    6. 穯
    7. 闡
    8. 䘁
    9. 䗾
    10. 繼
    11. 譞
    12. 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