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金

部外 11

總筆畫 19

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ACF

左右結構

3411243141554413412

五筆

倉頡

鄭碼

qyxf

cyij

psze

部首 金 部外 11總筆劃 19

擴展B 28ACF筆順 3411243141554413412

𨫏 基本解釋

● 𨫏


  1. 同「鋝」。
【漢典】
【戌集上】【金】 𨫏·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1

𨫏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𨫏·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1

【集韻】鋝古作𨫏。註詳七畫。

【漢典】
【卷十四】【金】

↳鋝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𨫏」字頭,请參考「鋝」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十銖二十五分之十三也。从金寽聲。《周禮》曰:“重三鋝。”北方以二十兩爲鋝。力錣切〖注〗𨫏,古文。鋢,鋝字之譌。

《說文解字注》

(鋝)十一銖二十五分銖之十三也。各本十一銖作十銖。二十五分銖奪銖字。今依尙書音義、漢蕭望之傳注、廣韵十七薛正。十一銖、計黍千一百。云二十五分銖之十三者、此用命分之法。百黍以四除之。凡二十五而除盡。命爲二十五分。二十五分之十三。得五十二黍。命爲二十五分銖之十三。合十一銖。共爲黍千一百五十二。从金。寽聲。力輟切。十五部。周禮曰。重三鋝。考工記弓人文。北方㠯二十兩爲三鋝。三各本無。戴仲達作一。今依東原師補正。師說曰。無三字者、誤也。攷尚書僞孔傳及馬融、王肅皆云。鍰重六兩。鄭康成云。鍰重六兩大半兩。鋝卽鍰。賈逵云。俗儒以鋝重六兩。此俗儒相傳譌失。不能覈實。脫去大半兩言之。說文多宗賈侍中。故曰北方二十兩爲三鋝。正謂六兩大半兩爲一鋝也。按三鋝爲黍四萬八千。

【漢典】

𨫏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钁
    2. 鐸
    3. 鋡
    4. 鐟
    5. 針
    6. 鋌
    7. 鉤
    8. 鑉
    9. 錧
    10. 䤺
    11. 鏾
    12. 銀
同筆畫
    1. 鯵
    2. 鵮
    3. 蹴
    4. 䜕
    5. 豶
    6. 蹰
    7. 㶏
    8. 繪
    9. 㘐
    10. 鏦
    11. 譕
    12. 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