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身

部外 5

總筆畫 12

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237

左右結構

325111344535

五筆

倉頡

鄭碼

tmdx

hhjp

ncwr

部首 身 部外 5總筆劃 12

擴展B 28237筆順 325111344535

𨈷 基本解釋

● 𨈷


  1. 同「馱」。
【漢典】
【亥集上】【馬】 馱·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3

↳馱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𨈷」字頭,请參考「馱」字。)
【亥集上】【馬】 馱·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3

【廣韻】徒河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何切,𠀤音駝。【玉篇】馬負貌。【廣韻】馱,騎也。【李白詩】吳姬十五細馬馱。

又【韻會】或作他。【揚子·方言】凡以驢馬馲駝載物者謂之負他。

又或作佗。【前漢·趙充國傳】以一馬自佗負。【師古註】凡以畜產載負物者,皆謂之佗。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唐佐切,佗上聲。

又【集韻】【五音集韻】𠀤徒蓋切,音大。義𠀤同。

又【集韻】縣名,在江夏。

【漢典】

𨈷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躹
    2. 躵
    3. 軀
    4. 䠽
    5. 躺
    6. 軅
    7. 躽
    8. 軄
    9. 躴
    10. 軆
    11. 躲
    12. 䠶
同筆畫
    1. 跆
    2. 跘
    3. 葖
    4. 㢏
    5. 舒
    6. 湟
    7. 畮
    8. 落
    9. 酡
    10. 壺
    11. 骮
    12. 揭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