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jī

ㄐㄧ

部首 足

部外 12

總筆畫 19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164

左右結構

251212112211134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khae

rmtcb

jieq

拼音 jī

注音 ㄐㄧ

部首 足 部外 12總筆劃 19

擴展B 28164筆順 2512121122111342511

𨅤 基本解釋

● 𨅤

jī ㄐㄧ


  1. 〔~踞〕也作「踑踞」或「箕踞」,古人席地而坐時伸開兩腳,其形如箕。這是一種不拘禮節的坐式。
【漢典】
【酉集中】【足】 𨅤·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𨅤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𨅤·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集韻】居之切,音姬。箕通作𨅤。

【漢典】

𨅤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跉
    2. 䟮
    3. 跥
    4. 踒
    5. 蹭
    6. 跾
    7. 跸
    8. 跊
    9. 蹢
    10. 踁
    11. 䠉
    12. 蹹
同筆畫
    1. 䨭
    2. 鵷
    3. 龐
    4. 蘐
    5. 䠣
    6. 鯣
    7. 繪
    8. 醮
    9. 㜳
    10. 蘣
    11. 徿
    12. 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