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走

部外 7

總筆畫 14

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7F09

左下包围结构

12121341255151

五筆

倉頡

鄭碼

fhgg

gombm

bobl

部首 走 部外 7總筆劃 14

統一碼 27F09筆順 12121341255151

𧼉 基本解釋

© 漢典
【酉集中】【走】 𧻚·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𧻚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𧼉”字頭,請參考“𧻚”字。)
【酉集中】【走】 𧻚·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6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說文】𧻚田,易居也。

© 漢典
【卷二】【走】

𧻚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𧼉”字頭,請參考“𧻚”字:)
【卷二】【走】
『說文解字』

𧻚田,易居也。从走亘聲。羽元切

『說文解字注』

(𧻚)𧻚田、逗。易居也。周禮大司徒。不易之地家百畮。一易之地家二百畮。再易之地家三百畮。大鄭云。不易之地歲種之。地美。故家百畮。一易之地休一歲乃復種。地薄。故家二百畮。再易之地休二歲乃復種。故家三百畮。遂人。辨其野之土。上地中地下地以頒田里。上地夫一𢋨、田百畮、萊五十畮。中地夫一𢋨、田百畮、萊百畮。下地夫一𢋨、田百畮、萊二百畮。注。萊謂休不耕者。公羊何注曰。司空謹別田之高下美惡。分爲三品。上田一歲一?。中田二歲一?。下田三歲一?。肥饒不得獨樂。墝埆不得獨苦。故三年一換主易居。財均力平。漢書食貨志曰。民受田。上田夫百畮。中田夫二百畮。下田夫三百畮。歲耕種者爲不易上田。休一歲者爲一易中田。休二歲者爲再易下田。三歲更耕。自爰其處。地理志曰。秦孝公用商君。制轅田。張晏云。周制三年一易。以同美惡。商鞅始割列田地。開立仟伯。令民各有常制。孟康云。三年爰土易居。古制也。末世浸廢。商鞅相秦。復立爰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復易居也。按何云換主易居。班云更耕自爰其處。孟云爰土易居。許云𧻚田易居。爰轅𧻚換田字音義同也。古者每歲易其所耕。則田廬皆易。云三年者。三年而上中下田徧焉。三年後一年仍耕上田。故曰自爰其處。孟康說古制易居爲爰田。商鞅自在其田不復易居、爲轅田。名同實異。孟說是也。依孟則商鞅田分上中下而少多之。得上田者百畝。得中田者二百畝。得下田者三百畝。不令得田者彼此相易。其得中田二百畝者、每年耕百畝。二年而徧。得下田三百畝者、亦每年耕百畝。三年而徧。故曰上田不易。中田一易。下田再易。爰自在其田。不復易居。周禮之制。得三等田者彼此相易。今年耕上田百畝。明年耕中田二百畝之百畝。又明年耕下田三百畝之百畝。又明年而仍耕上田百畝。如是乃得有休一歲休二歲之法。故曰三歲更耕。自爰其處。與商鞅法雖異而同也。鞅之害民。在開仟伯。从走。亘聲。羽元切。十四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䞸
    2. 䟁
    3. 䞜
    4. 趁
    5. 䞶
    6. 越
    7. 趞
    8. 趘
    9. 趇
    10. 䞘
    11. 䞡
    12. 趜
同筆畫
    1. 嘐
    2. 䈅
    3. 㷤
    4. 䂕
    5. 稲
    6. 䔩
    7. 箘
    8. 蔣
    9. 槔
    10. 鉶
    11. 摚
    12. 䟻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