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言

部外 12

總筆畫 19

讕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7B18

左右結構

4111251511225112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yujg

yrana

sxk

部首 言 部外 12總筆劃 19

擴展B 27B18筆順 4111251511225112511

𧬘 基本解釋

● 𧬘


  1. 同「讕」。
【漢典】
【酉集上】【言】 讕·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讕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𧬘」字頭,请參考「讕」字。)
【酉集上】【言】 讕·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17

【唐韻】洛干切【集韻】【韻會】郞干切,𠀤音蘭。【說文】詆讕也。【玉篇】誣言相加被也。【前漢·文三王傳】王陽病詆讕置辭。【師古註】讕,誣諱也。

又【谷永傳】滿讕誣天。【師古註】謂欺罔也。【春秋繁露】詰其名實,觀其離合,則是非之情不可以相讕已。【註】讕,誣言相加也。

又【廣韻】逸言也。【唐書·張亮傳】亮讕辭曰:囚等畏死見誣耳。【音義】逸言也。

又【廣韻】落旱切【集韻】【韻會】魯旱切,𠀤蘭上聲。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郞旰切,蘭去聲。義𠀤同。 【說文】或作譋。【集韻】或作㘓、諫。

【漢典】
【卷三】【言】

↳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𧬘」字頭,请參考「讕」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怟讕也。从言闌聲。譋,讕或从閒。洛干切

《說文解字注》

(讕)抵讕也。抵各本作詆。誤文三王傳。王陽病。抵讕置辭。師古曰。抵、距也。讕、誣諱也。文帝紀韋注曰。謾、抵讕也。按抵讕猶今俗語云抵賴也。从言。闌聲。洛于切。十四部。


(譋)讕或从閒。

【漢典】

𧬘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讕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䛈
    2. 訬
    3. 諠
    4. 謌
    5. 䜃
    6. 謦
    7. 譎
    8. 誎
    9. 讃
    10. 詓
    11. 讎
    12. 謔
同筆畫
    1. 鵺
    2. 鼗
    3. 鯢
    4. 櫢
    5. 贈
    6. 顜
    7. 䭗
    8. 襨
    9. 䥊
    10. 䎘
    11. 䉠
    12. 騷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