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sā

ㄙㄚ

部首 艸

部外 7

總筆畫 11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BBA

上下結構

1212312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atcu

thdi

emzs

拼音 sā

注音 ㄙㄚ

部首 艸 部外 7總筆劃 10

擴展B 26BBA筆順 12123123454

𦮺 基本解釋

● 𦮺

sī ㄙ


  1. 茅穗。《説文•艸部》:「𦮺,茅秀也。」
【漢典】
【申集上】【艸】 𦮺·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𦮺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 𦮺·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7

【唐韻】息夷切【集韻】相咨切,𠀤音私。【說文】茅秀也。

【漢典】
【卷一】【艸】

𦮺 《說文解字》

【卷一】【艸】
《說文解字》

茅秀也。从艸私聲。息夷切

《說文解字注》

(𦮺)茅秀也。廣雅曰:䔑,𦮺,茅穗也。䔑卽荼字之變。周禮儀禮注、鄭風箋、吳語注皆云:荼,茅秀。當是荼爲茅之秀,𦮺爲藗之秀,統言之則曰茅秀而已,其色正白。从艸松聲。息夷切。十五部。

【漢典】

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𦮺」說文‧艸部 「𦮺」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媤(si1)
    2. 泀(si1)
    3. 蛳(si1)
    4. 私(si1)
    5. 撕(si1)
    6. 廝(si1)
    7. 鐁(si1)
    8. 缌(si1)
    9. 銯(si1)
    10. 鷥(si1)
    11. 咝(si1)
    12. 斯(si1)
同部首
    1. 蒜
    2. 菃
    3. 菂
    4. 薮
    5. 菁
    6. 䔡
    7. 茋
    8. 蕇
    9. 蒚
    10. 葬
    11. 藡
    12. 蒟
同筆畫
    1. 䣍
    2. 笆
    3. 㰣
    4. 唄
    5. 㑪
    6. 㑦
    7. 谀
    8. 栤
    9. 蚅
    10. 疻
    11. 釠
    12. 勌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