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ǎn

ㄔㄢˇ

部首 糸

部外 13

總筆畫 19

𦅗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6180

左右結構

5544444311214413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xugw

vftgo

zuvr

拼音 chǎn

注音 ㄔㄢˇ

部首 糸 部外 13總筆劃 19

擴展B 26180筆順 5544444311214413534

𦆀 基本解釋

● 𦆀

chăn ㄔㄢˇ《廣韻》昌善切,上獮昌。又徐翦切。元部。


  1. 偏緩。《説文•糸部》:「𦆀,偏緩也。」《廣雅•釋詁二》:「𦆀,緩也。」
  2. 纏。《篇海類編•衣服類•糸部》:「𦆀,纏也。」
【漢典】
【未集中】【糸】 𦆀·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𦆀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𦆀·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廣韻】昌善切,音闡。【說文】偏緩也。

又【廣韻】徐翦切【集韻】似淺切。義𠀤同。

又【集韻】直碾切,廛去聲。義同。

又【集韻】延面切,音衍。義同。【篇海】纏也。

【漢典】
【卷十三】【糸】

𦆀 《說文解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偏緩也。从糸羨聲。昌善切

《說文解字注》

(𦅗)偏緩也。緩正作𦅻,繛也。毛詩:檀車幝幝。毛曰:幝幝,敝皃。釋文云:韓詩作𦅗𦅗。葢物敝則緩,其義相通。从糸羨聲。昌善切。十四部。

【漢典】

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𦆀」說文‧糸部 「𦆀」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𦅗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产(chan3)
    2. 繟(chan3)
    3. 䐮(chan3)
    4. 簅(chan3)
    5. 丳(chan3)
    6. 灛(chan3)
    7. 㹌(chan3)
    8. 䩶(chan3)
    9. 䴼(chan3)
    10. 啴(chan3)
    11. 剗(chan3)
    12. 㯆(chan3)
同部首
    1. 糹
    2. 紪
    3. 紡
    4. 纓
    5. 緓
    6. 繑
    7. 縓
    8. 緑
    9. 縿
    10. 縀
    11. 綣
    12. 緕
同筆畫
    1. 屫
    2. 櫧
    3. 譗
    4. 蘏
    5. 警
    6. 瓉
    7. 雡
    8. 䠿
    9. 蠋
    10. 櫐
    11. 翽
    12. 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