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糸

部外 10

總筆畫 16

繩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60F0

左右结构

5544442522125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xljn

vfwlu

zlkz

部首 糸 部外 10總筆劃 16

統一碼 260F0筆順 5544442522125115

𦃰 基本解釋

© 漢典
【未集中】【糸】 繩·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𦃰”字頭,請參考“繩”字。)
【未集中】【糸】 繩·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𠀤音乗。【說文】索也。【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又【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

又【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

又【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

又【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又【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又【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又【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

又【集韻】石證切,音乗。𡽪也。

又【韻補】叶乗融切。【𨻰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 【廣韻】俗作繩。

© 漢典
【卷十三】【糸】

繩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𦃰”字頭,請參考“繩”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索也。从糸,蠅省聲。食陵切

『說文解字注』

(繩)索也。索下云。繩也。艸有莖葉、可作繩索也。故从?糸。繩可以縣、可以束、可以爲閑。故釋訓曰。兢兢、繩繩、戒也。周南傳曰。繩繩、戒愼也。从糸。蠅省聲。食陵切。蠅字入黽部者、謂其虫大腹如黽類也。故蠅以黽會意。不以黽形聲。繩爲蠅省聲。故同在古音弟六部。黽則古音如芒。在弟十部。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纎
    2. 綒
    3. 䋚
    4. 縒
    5. 絾
    6. 繰
    7. 縳
    8. 緝
    9. 䌲
    10. 綨
    11. 紑
    12. 綶
同筆畫
    1. 澤
    2. 闍
    3. 霔
    4. 䈫
    5. 憲
    6. 臈
    7. 糑
    8. 嬜
    9. 橸
    10. 罹
    11. 鴞
    12. 燤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