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糸

部外 3

總筆畫 9

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F92

左右結構

554444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xfhh

vfqn

zbi

部首 糸 部外 3總筆劃 9

擴展B 25F92筆順 554444112

𥾒 基本解釋

● 𥾒


  1. 同「緇」。
【漢典】
【未集中】【糸】 𥾒·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𥾒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 𥾒·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篇海類編】同䊷。

【漢典】
【卷十三】【糸】

↳緇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𥾒」字頭,请參考「緇」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帛黑色。从糸甾聲。側持切

《說文解字注》

(緇)帛黑色也。黑者,北方色也,火所熏之色也。考工記:三入爲纁,五入爲緅,七入爲緇。鄭注曰:玄色者,在緅緇之閒,其六入者與。从糸甾聲。側持切。一部。按玉藻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注:純當爲緇。古文緇字,或作糸旁才。又周禮媒氏純帛注:純實緇字也。古緇以才爲聲。祭統王后蠶於北郊以供純服注:純以見繒色。論語今也純,鄭讀爲緇。鄭意今之䊷字,俗譌爲純耳。然則許書當爲䊷篆,解云古文緇,从糸,才聲。而缺者,豈從今書不從故書之例與。

【漢典】

𥾒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緇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䋩
    2. 纎
    3. 䌭
    4. 䋰
    5. 縎
    6. 繝
    7. 紸
    8. 綶
    9. 縊
    10. 紕
    11. 䌡
    12. 䋪
同筆畫
    1. 牵
    2. 狲
    3. 俔
    4. 荫
    5. 洚
    6. 㓩
    7. 䜪
    8. 沗
    9. 柲
    10. 䧊
    11. 㹭
    12. 赳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