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iāo

ㄊㄧㄠ

部首 斗

部外 8

總筆畫 12

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扩展B U+23080

左右结构

133415344412

五筆

倉頡

鄭碼

diqf

moyj

ggte

拼音 tiāo

注音 ㄊㄧㄠ

部首 斗 部外 8總筆劃 12

統一碼 23080筆順 133415344412

𣂀 基本解釋

© 漢典
【卯集下】【斗】 𣂁·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𣂁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𣂀”字頭,請參考“𣂁”字。)
【卯集下】【斗】 𣂁·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9

【唐韻】吐彫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𠀤音祧。【說文】斛旁有𣂁。【正字通】古量器也。【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其法,用銅方尺而圜其外,旁有庣焉。其上爲斛,其下爲斗,左耳爲升,右耳爲合,龠其狀似爵。以縻爵祿。○按《說文》从斗𠩓聲,應入八畫。《正字通》誤从𣂁,入九畫,非。《說文》又引《爾雅》以爲田器。今按《爾雅·釋器》𠝡謂之疀,从刂不从斗。《正字通》以《說文》爲誤,是。

© 漢典
【卷十四】【斗】

𣂀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𣂀”字頭,請參考“𣂀”字:)
【卷十四】【斗】
『說文解字』

斛㫄有𣂀。从斗𠩓聲。一曰突也。一曰利也。《尔疋》曰:“𣂀謂之疀。”古田器也。土雕切〖注〗臣鉉等曰:《說文》無𠩓字,疑厂象形,兆聲。今俗別作鍫,非是。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條(tiao1)
    2. 庣(tiao1)
    3. 恌(tiao1)
    4. 佻(tiao1)
    5. 祧(tiao1)
    6. 聎(tiao1)
    7. 旫(tiao1)
    8. 条(tiao1)
    9. 挑(tiao1)
同部首
    1. 㪴
    2. 斢
    3. 斡
    4. 斚
    5. 斜
    6. 㪵
    7. 斘
    8. 㪺
    9. 㪹
    10. 料
    11. 㪷
    12. 㪲
同筆畫
    1. 覕
    2. 毶
    3. 稌
    4. 䛌
    5. 嵜
    6. 畬
    7. 賀
    8. 蛚
    9. 脹
    10. 㪒
    11. 獇
    12. 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