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歡 (南北朝歷史人物)
高歡(496年—547年),字賀六渾,原籍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出身於懷朔鎮(今內蒙古固陽西南)兵戶之家,東魏權臣,北齊王朝奠基人,史稱北齊神武帝。因祖父高謐犯法,移居懷朔鎮,成爲鮮卑化漢人。高歡早年參加杜洛周起義軍,歸順葛榮,成爲親信都督。後叛降爾朱榮,並收編六鎮餘部,鎮壓青州流民起義,任第三鎮酋長、晉州刺史。普泰二年(532年),起兵消滅爾朱氏殘餘勢力,以大丞相控制北魏朝政。永熙三年(534年)十月,高歡逼走孝武帝,立元善見爲帝,是爲孝靜帝,遷都鄴城,史稱東魏。歡自居晉陽(今太原西南),遙控朝政。專擅東魏朝政16年。在與西魏連年兼併作戰中,因恃衆輕敵,在東西魏潼關之戰、沙苑之戰中敗北。武定元年(543年),領兵10萬至黃河北岸與西魏軍作戰,先於河橋上游破西魏軍縱火之船,使河橋免遭燒燬。繼渡黃河,據邙山(今洛陽北)爲陣,迎戰西魏軍,先勝後敗,僅率數騎遁走。武定四年(546年)十月,率軍圍攻西魏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起土山,掘地道,苦攻50天,晝夜不息,在西魏大將韋孝寬固守下,終未克。遂憂憤成疾。東魏武定五年(547年)正月,高歡病逝於晉陽家中。東魏武定八年(550年)正月,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齊,追尊高歡爲獻武皇帝,廟號太祖,後被改尊爲神武皇帝,廟號高祖。 © 漢典